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沉浮 > 第19章 嘉靖十一年

第19章 嘉靖十一年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陸炳收到賀嬰的信,已是五日後。

那日,他正于衛衙内辦公,一衙役匆忙碎步奔走,抱着一隻鴿子送至衙内。衙役見是鎮撫司使的信鴿,隻當是機密信件,分秒不敢耽誤。

陸炳正在複查錦衣衛監獄冤案,這是皇帝剛下的旨意。自大禮議之争,朝堂之上,護禮派官員吓壞了,嘴上不敢怨言,内心早已對嘉靖不滿,個個想撂挑子告老還鄉。皇帝為了安撫大臣,于是下旨複查錦衣衛監獄冤案。

隻要進過錦衣衛诏獄,便會知道那是讓鬼神避之不及的地方,錦衣衛大獄不知制造了多少冤假錯案,所以大臣們對這舉措很是支持。

錦衣衛直屬皇帝管轄,嘉靖叫綿衣衛查錦衣衛大獄的冤案,等于叫自己人打自己的臉,其實擺明了這波操作就是走走過場而已。

錦衣衛都指揮使陳寅心領神會,選派頗有口碑的鎮撫司使陸炳複查審理。陸炳在朝中人緣極好,常常拯救文官于危難之間,且為人最是剛正不阿。

陸炳一向公正,他接手任務之後,開始認真翻查卷宗,這與皇帝的初衷不符。結果還真讓他找出很多冤假錯案。其中對于李玉英的案卷,陸炳覺得疑點重重。

正在他翻看之餘,賀嬰飛鴿傳書至,上面寫徐階不知所蹤。

當日一别,至今杳無音信,生死未知。

那日,他尋找夏言無果。如今張孚敬雖再次緻仕,卻不是好時機。隻怕張孚敬卷土重來。前兩日,皇上于朝堂之上詢問張孚敬病情,可見皇帝依然留戀舊情。張孚敬此番緻仕的原因,當不僅僅是由于他被彈劾專權。主要原因是他體弱多病不堪重任。皇上如此反反複複任其為首輔,也不止是顧念其最初議禮時的大功。張孚敬最懂皇上心性,迎合聖意。如今他雖不在朝堂,朝中爪牙遍布。

陸炳上次回朝面聖,受小人挑唆,皇上不聽他言語。此時他若再次進宮面聖,貿然為徐階求情,太過刻意,隻怕引起皇上猜忌,會被誤認為與之勾結,結黨營私。嘉靖帝擅權謀,生性多疑,如此行事,于階不利。

陸炳無計可施,隻能将心思轉移到眼前之事,他每天的政務繁忙。

如今,徐階沒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

他将手中的字條握于掌中。

除卻陸炳,京中還有其他記得徐階的人。徐階的人品學識皆上乘,若有機遇,必定為國之棟梁。當日,在翰林院任職編修時,曾結識歐陽德、金璐、張褒等人。

歐陽德,金璐尚在翰林院,

此時二人正坐在京城繁華鬧市區的一家茶館裡,忙裡偷閑。

歐陽德頭戴東坡巾,衣布行衣,青衣藍緣,腰間系大帶,亦青質藍緣,着一雙白襪、青鞋。

一身儒士裝扮。

隻見他舉起一盞茶,置于唇邊輕抿一口,感慨道:“今日休沐,正是難得浮生半日閑呐!”

金璐着淺绛紫色衣,兩人裝扮相似。他附議:“若是徐兄尚在……”

兩人話音皆頓。

“徐兄與我們皆崇尚王陽明知行合一,如今王老身殒,徐兄亦不在京中,已然物是人非!”

“我們在朝中賦得閑職,雖不受重視,但好在安逸,苟且偷生罷了。”

歐陽德按住金璐的腕臂,頓感傷心至極,道:“金兄,我們倆在這朝中為伴,身如浮萍,不求青雲直上,但求安穩度日才好!”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皆出自肺腑之言,不知不覺口幹舌燥,将杯中茶一飲而盡。

此刻的徐階和館竹回到了石城縣府衙。

府衙門口的兩尊石獅,被煙熏火燎的,像是潑了墨。衙門前的堂鼓倒地,鼔面被刀劃破,破損的鼔面随風抖動,瑟瑟發抖。縣衙大堂内燒毀最嚴重,堂内陳設盡毀。所幸昨夜霧氣濃重,濕度大,起義軍放的這把火沒有嚣張太久,自然熄滅了,衙門的主體磚瓦建築尚在。

他們的卧房亦沒有被波及。隻是衙門正東之堂的夥房及偏房,是木制陋室。經火災後,已經坍塌了,變成廢墟。

起義叛軍早已不在城中,原本荒涼的石城縣,當下更加荒蕪,起義軍帶走了縣城裡八成的壯丁,剩下的都是老幼病殘及婦女兒童。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