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藏經閣走出,烏雲壓頂,天氣悶熱到喘不動氣。
側殿檐廊下坐着不少歇息的女客,衣着華貴,婢女立在身側緩緩搖着團扇,為她們送去微薄涼意。
“……對了,你可曾聽過‘回春湯’?”
“華京城中誰不知曉?聽聞那湯藥隻一副便可青春永駐,可惜藥材珍貴,每月隻售幾碗。”
“是啊,一個月前我便托人去買,付了全部的銀錢,卻還要等上兩個月。店家許諾藥材到後,親自為我熬制,熬好送到我的府上。”說話人聲音中隐約有得意之色,“可要我幫你也訂購一碗?”
“真的嗎?那妹妹先謝過姐姐了……”
謝汐樓從她們身邊經過,聽着二人的談話在心中咂舌。
永葆青春……這和長生不老的鬼話有什麼區别?前朝皇帝因追求長生不老緻使王朝覆滅改朝換代,今朝竟然還能在都城中興起永葆青春的風潮。
貪心啊。
謝汐樓不再停留,加快步伐,向寺門處走去。
……
自那日謝汐樓當街抓住偷孩子的夫人後沒幾日,京兆府張貼告示,告知百姓偷嬰賊已被捉拿歸案。
案件未公開審理,無人知曉女犯是否認罪,隻知她于當晚撞死在牢中,未留下隻言片語。
京兆府本想借用這個犯人安撫華京百姓躁動的情緒,沒成想未能如願,反倒惹得坊間議論紛紛。
京兆尹百裡木苦思一日,想出一“妙招”,命兒媳帶孫兒去人潮洶湧的西市走一遭,證明華京已如往日一般安全。
兒媳苦苦哀求無用,隻能帶上二十家丁,十人在前方開道,十人在後方斷尾,雄赳赳氣昂昂自南至北走了一趟,完成家公要求後迅速離開現場。
當日還未休市,這事兒便傳遍了西市每一個行人耳中,淪為整個西市的笑柄。當晚,百裡木大發雷霆,勒令兒媳閉門思過,命孫子的乳母在不帶護衛的情況下,再走一遭。
兒媳的昏招已出,百裡木怕隻他的孫子一人無法平息悠悠衆口,想起他有個好友半年前剛得了一子。此人官拜吏部尚書,名曰陳崇,出身貧寒為官清廉,在百姓心中口碑極好。若他的兒子能同行,想必能讓百姓們安心。
百裡木親自遞拜帖求助,陳崇頗為為難,但還是答應了他的請求。
次日,兩府乳母帶着兩位不滿周歲的小公子,穿着普通粗布衣裳,再次來到西市。幾人午後開市時到達西市,恰逢一日中最擁擠忙碌的時段,雖有護衛遠遠跟着,卻在不知不覺間擠散。半個時辰後,四個人還未出現在出發前約好的地點,衆人終于醒悟,這四人一起消失了。
此事牽扯甚廣,不日便在城中流傳開。與陳崇慣不對付的周相罕見主動為他說話,要求聖上降責罰于百裡木,并将案件移交大理寺和刑部協同查辦。
此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聖上思索片刻後令京兆府将案件移交大理寺,由大理寺為主,京兆府為輔,徹查此案。
當晚,嬰孩失蹤案的案卷迅速出現在了陸回的書案之上。
案卷詳細記錄華京近半年失蹤的孩童情況,加上剛走丢的陳家和百裡家的孩子,共有九個嬰孩至今下落不明。
丢失的嬰孩全部為一歲以下的男童,除去最後兩個,其餘皆出身市井,此前并不相識。
前四個孩子均失蹤在外面,家人帶他們外出散步玩耍時,趁看守者不備将其偷走。這之後,華京百姓有所防備,不足一歲的孩子不會輕易帶出門,華京安穩了一個月。
再之後,家也變得不安全。三個孩子陸續在家中被帶走,作惡者仿佛知曉誰家有新生的嬰孩,家中人何時外出,伺機潛入,帶走孩子。
案卷厚厚幾卷,無用的信息比有用的多,謝汐樓一目十行,快速掃過,停頓在第七個失蹤者的信息上。
這戶人家住在華京城南,夫妻二人性格孤僻,平日裡不常與人交流,甚至鄰裡間都不知他們家中新添一丁。
若是尋常孩子,即使父母不說,鄰裡間也能憑借嬰兒啼哭聲判斷家中情況,但偏偏這個孩子是個啞兒,自出聲起便不能出聲。
啞兒出生三月後,丈夫随商隊遠赴西域行商,妻子留在家中照看稚兒。華京嬰孩被盜案發生後,妻子萬分小心,盡可能不離開家,若離開,半個時辰内定會返回。
上個月,妻子外出買菜,将孩子哄睡後藏在衣櫃中,待她返回時,家中一片狼藉,藏在衣櫃中的孩子也不見了影蹤。
這個無人知曉存在的孩子,就這麼被偷走了。
謝汐樓盯着案卷陷入沉思。
除了在街上被擄走的這五個孩子,其餘三個均是在家中被偷走。在街上被帶走或許是臨時起意,但在家中被偷一定是蓄謀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