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遍布大地,整座小院一邊白,一邊灰。白的是強烈的陽光照亮着,灰的是裁闆棚投下的陰影。八瓣梅沐浴在陽光裡,舒舒服服地綻開着,輕松自在地展現着輕盈的美。蜜蜂“嗡嗡嗡”地在花影間穿梭,隻聞其聲,不見其蜂。
該睡午覺了,起的晚的緣故,我還沒有什麼明顯的睡意。大黃狗孤獨地在院牆外鳴叫,不知在叫誰,但兩隻公雞打着鳴回應了它。
午睡醒來,雲霧缭繞在天山頂,幾塊散碎的灰雲遮住了太陽,被鑲上了亮白、璀璨的邊兒。
麥草一條一條地堆在收獲過的麥稈上。我沿着溝沿往南走了好久,在田野深處才找見姥姥種的大豆。“果然在這兒!”
先前,我總是邊走邊心裡忐忑,不知道路對不對,不知道前面到底有沒有大豆。龔晨晨還十分自信地把李亞茹領去菜地,那似乎不符合姥姥描述的“沿着溝一直走”,但似乎又是沿着東西向的水泥溝,況且,她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不确定的我便跟着她過去了。果真,除了土豆地就是蒜地,真的沒有大豆……來回折騰了一番,終于到了。
我坐在大豆叢邊的地埂上,南邊黑藍的山脈上有日光暖色的投影,山脈匍匐在天際,顯得特别遠,特别矮,比天際的絲狀雲層還要小。我們摘了一下午的大豆。龔晨晨似乎長大了,她一直說些抱怨的話,我嫌她太吵,說了一句,她便不高興,先回去了。
臨近傍晚,所有的顔色都開始沉寂,雲和太陽都落向天際。
我溜去小姨家地裡揪了幾把黃豆。黃豆還綠着,我昨個揪了幾個,怕沒熟,沒再揪了。回去跟姥姥打聽,姥姥說能吃了。再來揪時,沒事先跟小姨言語一聲,感覺像做賊似的。黃豆莢紮手,揪些就行了。
揪好了大豆、黃豆、辣椒,又經過帶着淡苦的柳樹叢,麻雀們已經歸巢,歡聚一堂熱熱鬧鬧,好一首其樂融融的大自然交響樂呀!勤勞的燕子們還在今日最後的陽光裡到處飛走,尋找莊稼地裡的蟲兒。我在柳樹叢下休息了一會兒,麻雀們的歡叫聲清脆、小巧、可愛,并不讓人覺得吵鬧,隻是簡單、開心。
夕陽給山脈、玉米地頂尖兒、半個柳樹叢、天上飄浮的雲都撒上了金粉,大地開始進入安詳入睡倒計時。
滿載而歸,一個騎三輪的老伯過去了,放慢了速度,轉過頭來,“丫頭,提嘀啥?”
“大豆!”
“拿來,給我給些!”
“嘿嘿!”就這麼打哈哈,不認識的老伯也騎車騎遠了。
一到家,我們就把新鮮摘的豆子煮起來。姥姥添了半鍋水,開始點火。我把和龔晨晨揪的大豆倒進去大部分,已經滿滿當當一鍋了。留了一些,剝了大豆子兒,明早吃大豆面條。
一個小時後,熱氣騰騰的豆子出鍋了。黃豆香甜,甜味要濃郁些,大豆綿軟,醇香少甜。我總是先吃黃豆,把黃豆都擇完,沉浸于黃豆的甜,後來慢慢吃了好幾顆大豆才品到它的香。在秋夜裡,一家人圍在桌子邊,吃熱乎的大豆,沒有任何添加,就隻尋找純純的大自然的味道,太幸福。
姥爺自個兒躺在沙發上看電視,說茶泡馍馍吃得太飽了再不吃,頭裡一塊又疼得“嗡嗡”的,跟電鑽似的……20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