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清冷權臣為妖妃折節 > 第49章 她的郎婿

第49章 她的郎婿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李瀛回到章華台時,中堂上蘭台閣老擲下的那隻酒樽還靜靜地躺在地衣上,她越過酒樽,回到席位上。

對面傳來王公轄官的高聲笑語,其中一道青年郎君的聲音最為響亮:“承讓承讓,下官承蒙天子垂青,有幸登廟堂之高,與諸位同坐一席。”

那道聲音極為熟悉,是她的同父異母的兄長,李綸。

忠良祠内,皇帝曾不經意地提起李氏風頭正盛,眼下看來,李觀山尚且不清楚,李綸确實是春風得意,官運亨通。

李綸顯然也看見了她,刹那間斂了聲,笑語一停,舉起酒樽,掩住下半張面容,慢悠悠地呷。

李瀛并不理會他,自顧自回到席間,拂裙在茵席上落座。

稍頃,陳汶也回到席間,神色清醒,喚人呈上文房四寶,拂落殘羹冷炙,鋪就氈墊,揮毫在竹簡上寫下數個字。

絲竹管弦的樂聲消失了,天子垂眸,望着驟然清醒的蘭台閣老。

德茂附耳,低聲說了什麼,天子面色不變,眸色愈深。

就在方才,李瀛和陳汶狹路相逢,似乎低聲交談了幾句,宮人聽得不甚真切,傳達得極為模糊。

但這不妨礙天子看出陳汶的舉動皆是因李瀛而起,章華台上,天子殿前,他想做什麼?

謝雪明不動聲色地看着,耳邊,武殊将李瀛和陳汶的對話隻字不漏地告訴他。

一燈明,引得萬盞燈明,這頂高帽扣在陳閣老頭上,竟激起他幾分書生意氣。

此女,最是巧舌善辯。

武殊把話說完,正要退居楹柱後,陡然注意到自家郎君擡眸望向西面,層層玉藻後,坐着内廷女眷。

那個方向,是李妃。

隔着靜止不動的流光珠玉,隐隐能窺見李妃以手支頤,指尖有一搭沒一搭地撥動銀匙,似在出神。

簪在烏鬓邊的金雀钿明光粲然,雪膚漆眸,像一副用盡世間顔色繪出的妙筆丹青。

“微臣從仕四十年,在陳郡為陛下犬馬五年,明日緻仕,返回祖地,從此再不過問廟堂政事。”陳汶擲下紫毫,抖落袖上墨迹,舉起竹簡,高呼:“這便是微臣此生,最後一份疏議!”

四面寂靜,數雙眼睛看向這位須髯皆白的老翁。

惟有李瀛安靜地垂眸,好似漠不關心。

天子身邊最得聖眷的中官德茂親自邁下丹樨,雙手接過竹簡,得到天子示意後,高聲誦讀。

此為太平疏,請天子以此為鑒,經營八表,廓清寰宇,還天下百姓一個澄清盛世。

筆為刀,字作鋒,一針見血地剖開膿瘡,針對盤踞京畿百年的士族,直言士族後代靠世蔭入朝,寒士身無立錐,想要從仕,隻能投靠士族成為家臣,助長士族氣焰。

話音甫落,席間安靜無比,今夜能坐在章華台的大多就是士族出身,皆是一言不發,不動聲色,悄悄窺着天子面色,揣摩聖意。

半響,天子拊掌,命人收起疏議,用金玉作裱,懸在乾清宮中堂,又喚陳汶坐下,“陳翁,你年紀大了,少吃些酒。”

袖管内還沾着墨迹的陳汶慢慢坐下,低着頭,緩慢擦拭着袖子。

李綸眼簾微合,面帶醉意,舉起酒樽,不看陳汶,反倒看向李瀛,青年的音質浸着酒酣,顯得有點迷離:“李妃娘娘方才去了何處?”

玉藻後,李瀛那張昳麗的面容似遠似近,聲音也變得不甚真切:“身為人臣,豈可過問内廷後妃的蹤迹?先君後親,不能亂了倫理綱常。”

李綸笑了,移開碗碟,伏在案幾上,低低地笑。

什麼倫理綱常?

李瀛,才是這世間最沒有資格提起這四個字的人。

昔日舊太子的心上人,入宮當先帝的李嫔,現在又嫁給當今天子為妃。

她的郎婿,不知泛泛。

附近的轄官聽他笑得促狹,周遭亦響起年輕郎君的低笑聲,不聞笑聲,隻是唇邊微勾,彼此相視一眼。

眼色交遞,不言自明。

位于首位,一直不曾出聲的謝雪明陡然道:“陛下,微臣查到此次官考中,有一人點卯當值的時間不足兩百天,與百司呈上的考薄有所出入。”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