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會面,是以松田陣平和萩原研二所在的處理班,有臨時行動所以提前離開結束的。
在那之後,東京突然連續出現多起年輕女性失蹤的案件,犯人按照三天一次的頻率,将受害者抛屍在各種街邊。
“所以,目前已經是第四名女性失蹤了,如果三天之内找不到她,那恐怕這位女士也是兇多吉少了。”諸伏景光打開今天送來的報紙,上面報道的還是這個案子。
“對,而且報紙上說,幾名受害者都是在商業街失蹤的。”
桐生睦月很少在報紙上看到性質如此惡劣的案件,這件連環綁架殺人案,短短幾天就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
民間開始向警視廳施壓,為了調查這個案子,整個警視廳裡有經驗的警官幾乎都在關注案子的進展。
這幾天松田陣平和他的通訊交流中,也提到了這個案子。
據松田陣平所說,犯人的目标并不是模糊的女性這一标準,
更确切地概括應該是黑色長發,長相出色的青年女性,而且這四名受害者在他人的評價中,都是性格内斂安靜,不擅長交際的類型。
有一兩個目擊者提供線索,這名犯人身材高大,戴着棒球帽。
其他更具體的信息就沒有了。
“雖然看起來目标都是女性,但還是得防備犯人向小孩子下手......”桐生睦月擔憂地看向諸伏景光,
“小光,最近出門都和我一起吧,等到犯人被抓捕之後,就不用這麼緊張了。”
“好,放心吧,睦月哥,相信警官們很快就能破案的。”
桐生睦月這裡知道的案件信息,諸伏景光都清楚,并且還要更詳細一點。
從那些受害女性的屍體的傷痕來看,這名犯人很喜歡逼迫受害者與他搏鬥,那些傷痕的形狀,多半是木刀劈砍造成的皮下淤傷,真正緻命的還是命中心髒的木倉傷。
想到這裡,諸伏景光隐隐有些擔憂。
排除性别問題,睦月哥簡直就是完美符合犯人的犯案目标。
還是盡量讓睦月哥穿的一眼就能看出是男性,才能稍微安全一點。
“睦月哥,最近出門穿的帥氣一點怎麼樣?我還沒有見過你穿其他類型的衣服呢。”
“诶?這樣嗎,那大概就隻剩下西裝之類的衣服了。”
桐生睦月托腮沉思,他貌似還真的沒什麼比較休閑的衣服。
從前忙于劍道比賽,衣服也習慣了比較傳統的浴衣,要麼就是陪有希子姐姐去一些晚宴用的西裝。
“小光,我們去買衣服怎麼樣?小光也隻有現在的兩套衣服,而且也快要入夏了。”
面對桐生睦月期待地眼神,其實對穿衣沒什麼要求的諸伏景光艱難地點點頭。
桐生睦月的行動力很快。
第二天的下午,他們兩個就出現在附近商業街的商場裡。
感覺到路過行人的視線,桐生睦月抿了抿唇,不自在地整理了一下衣領。
他今天聽從諸伏景光的建議,穿了衣櫃裡那套白色西裝,長發在腦後低低紮起,
盡管劉海還遮着眼睛,卻還是因為修長的身形和下半張臉的優異輪廓,獲得了不少路人的關注。
“小光,我這麼穿是不是很奇怪?”
“不奇怪,睦月哥要打起自信來,你今天超帥。”
“是呢,這個小弟弟說的沒錯,大帥哥,介意加我個聯系方式嗎?”
桐生睦月的面前走來一位身材十分高挑的女性,她的臉上是恰到好處的勾人笑容,微微上挑的眼型遠比一般的女性更具有侵略性。
第一次被異性這麼直接地誇獎,桐生睦月又緊張又無措。
“不,不好意思。”
“哎呀,這麼害羞,看來是我唐突了,那有緣再見了。”
聽到桐生睦月拒絕,她十分痛快地離開,臨走時還别有意圖地在桐生睦月的身上瞧了兩眼。
“睦月哥,你沒事吧?”諸伏景光不覺得剛剛那個女人單純隻是來要電話。
他莫名覺得那個女人的外形十分違和,但還沒想到具體不自然的地方在哪裡。
桐生睦月搖頭。
“我沒事,就是剛剛的小姐個子好高,我都要擡一點頭,才能看清她的臉。”
個子高麼......
暗暗記下這個疑點,諸伏景光沒再提起這個人。
短暫地小插曲過去,他們進入商場開始挑選夏裝。
給諸伏景光的衣服,桐生睦月挑選起來興緻勃勃,憑借他長期畫漫畫的審美水平,每一套的試穿效果都不錯。
但輪到本人,就完全不知道該怎麼給自己搭配,隻得聽從導購小姐的建議購置了幾套日常的休閑服裝。
而後在選擇了一家咖啡廳稍作休息時,桐生睦月注意到對面街邊有一家書店。
“小光,你在這裡等我幾分鐘好嗎,我想去那家書店看一下。”
“嗯,記得要快點回來哦。”
諸伏景光像每一個普通的孩子一樣,乖乖地坐在靠窗邊的位置喝着果汁。
實際上,他是借機觀察周圍的環境,也是盯着那家書店的門口,方便他确認桐生睦月的安全。
這一邊,桐生睦月走進書店,他徑直走向漫畫區域。
少女羅曼史的新一期雜志就在今天發售。
雖然他現在暫停了連載,但随時觀看其他作者的作品,也能防止他落後于新的漫畫潮流。
他正要伸手去拿那本雜志,身後伸出的手比他更快,回頭一看,是今天下午的那位小姐。
“好巧,我們又見面了,睦月君。”
桐生睦月瞪圓了眼睛,她是怎麼知道自己名字的?
面前這個女人身上的壓迫感逼得桐生睦月節節倒退。
“方便出去聊聊嗎?”
他的腰間被一個東西抵住。
“我不太想浪費時間多解決幾個人呢,比如那個孩子。”
順着這個女人的目光看去,書店的角落裡蹲着一個短發的小女孩,看着隻有六、七歲左右。
桐生睦月頓時嚴肅起來,心中不再有平時對陌生人的緊張感,
“我和你走,别傷害那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