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将至,宮中的氣氛變得熱鬧了些。
徐貴嫔這些日子喜出望外,母家在北邊的人傳信來說,定北王薛戎前些日子一舉擊敗匈奴,班師回朝。陛下龍心大悅,薛氏在朝中的地位幾乎無人能敵。
薛家世代忠良,幾朝元老,而薛戎更是和元甯帝打小相識,為平定北地戰亂,薛戎舉兵北上,臨行前被封王,也說明了帝王對他的重視和期許。
雖說曆代君王最怕臣子功高震主,可薛戎識時務知進退,在軍權上唯元甯帝馬首是瞻,軍中有何動靜都及時快馬加鞭傳話回京,因此元甯帝待他也如兄弟般親和。
徐貴嫔在意的當然不是前朝的那些事,實則是聽聞薛家有一女,性情容貌俱佳。若是這薛家嫡女能嫁給阿賀,皇上必然會更加重視他。
她守在殿門口許久,終于等來請安的蕭廷賀。
“母妃萬安。”
“哎呀,我的兒。”徐貴嫔笑着扶他起來,貼心地幫他整理着衣邊的毛領,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真不愧是我的好兒子,這俊俏模樣,那老三老七怎麼和你比啊。”
“母妃,怎麼說起這個了…”蕭廷賀嘴角僵硬地笑了笑,他最怕母妃一臉驕傲地看着他,下一句就是有事要他去做了。
“别在外頭站着了,快和母妃進來,給你看個好東西。”
徐貴嫔笑得合不攏嘴,拉着他往裡屋去,吩咐秋杏将早已準備好的畫卷拿了出來,随着卷軸垂下,一副美人圖便呈現在眼前。
畫布上的女子嬌豔姝麗,身姿袅袅,并無過多繁雜的首飾,但眉眼間的高貴是擋不住的。
可他腦中浮現的,是禦河池邊,那個盈盈一笑的小宮女。
他呆滞了片刻,待回過神來時,察覺到徐貴嫔那似笑非笑的神情,趕忙收斂起來嘴角未盡的笑意,尴尬地咳了一聲。
徐貴嫔對兒子的反應很是滿意,“這是薛戎的女兒薛知意,除夕夜宴時,她會随薛戎進宮面見聖上,那是個好機會,你可一定要把握住啊,千萬别讓其他人鑽了空子。”
蕭廷彥莫名感覺到無形的重負壓在了肩上,他試圖拒絕,“母妃,兒子和她并不相識,她又豈是好拿捏的女子。”
徐貴嫔眉頭一緊,聲音陡然提高,厲聲問道:“你什麼意思?你要忤逆母妃?”
蕭廷賀這才意識到,自己不知何時起了逆反的心思,一不留神就說了出來。
“兒子不敢。”
徐貴嫔擡手撫着畫卷,用埋怨的眼神看向他,沒好氣道:“薛姑娘名動北地,聽說那舞姿更是無人能比,這麼好的姑娘你不喜歡,難道你想娶仙子?若真有仙子配得上你,那母妃抓也會把人抓來,可不管怎樣,那人都得配得上你才行。”
蕭廷賀不答,他不知自己想娶誰,總歸不希望婚姻成為權力的墊腳石。
徐貴嫔臉色陰沉,語氣也不再委婉,充滿殺氣,“你該不會,看上那個賤婢了?”
蕭廷賀急忙反駁,“自然沒有,她不過是個宮女,兒子怎麼會看上她。”
“這就對了。”徐貴嫔眼裡滿是期待,“那你可以好好親近親近薛知意,姑娘家喜歡的無非是金銀首飾。待她回京,你再多多照拂,像你這般芝蘭玉樹的公子,她一定喜歡。”
“等你娶了薛知意,皇後就更不能和母妃擺架子了,母妃可就都指望你了。”
蕭廷賀艱難地扯着嘴角笑了笑,應道:“是,母妃說的,兒子都會去做。”
*
射箭場上,蕭廷甫端起手臂,拉滿弓箭,可那箭就像是虛脫一般,隻飛到一半就落在地上。
他發洩似地将手中的箭矢狠狠地扔在地上,還不解氣地上角踩了幾遍,結果沒站穩整個人搖搖晃晃地朝旁邊摔去。
“哎哎…”蕭廷甫跌進了身旁人的懷裡,抱緊了那人才穩住身形。
竹生關切地扶着他,小心道:“殿下沒事吧?”
蕭廷甫将地上那鑲有玉石的弓箭随意地踢到一邊,嘴裡振振有詞道:“連個破弓都敢和我作對!”
竹生明白他在氣什麼,無非是上次二公主誣陷他下毒一事。那日他興沖沖地準備進宮看熱鬧,還好長公主覺得不對勁,讓他裝病躲在府中,才沒惹出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