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清寒立在窗前,一路走到此,原是深夜一時激動所緻,可她萬萬沒想到,從窗縫中不時傳來的聲音會直白的揭開她一直不願面對的事。
那件掩蓋于多年前的事,竟意外的在她面前拉開了遮擋真相的帷幕。
當年比試,沈為舟斷劍,莫清寒昏迷,期間所發生的事情,個中緣由,二人誰都說不出。
“當年你既出手,親手斷了沈為舟的劍,改了莫清寒的意識,就應該預料到後面的場面。若是他們知曉了事情經過,必将視你為仇敵。”
“在我與你因果相連的時候,我就知道自此退路與我無緣了。”淩華聳了聳肩,無所謂地歪了下頭。
“我隻是不忍心看着兩個很有天分的孩子因為邪道而隕落。”
空骛斜着看了他一眼,意味不明地笑了一聲,那眼神分明在說,我看着你繼續裝。
淩華不在意形象得随意癱坐在地上,回想着當年的比試,為什麼不讓二人進入内門,是因為什麼來着?
是因為二人身上都有異于常人的難得的天賦卻還是一腔赤誠?亦或是因為那時的莫清寒像一顆太陽,他不忍心看到太陽隕落,随手也就救下了月亮?
随着時間流逝,具體緣由已經不再記得,可每當回想起此事,他都從未後悔,隻是有些無名的難過。
淩華與空鹜因果相連,空骛修行的功法特殊,必須不時釋放心中的惡意,否則便會爆體而亡。
那時的莫清寒與沈為舟,便是他精挑細選出的受體。
可關鍵的最後一局,淩華心軟了,他不忍心看到一代兩位天才皆隕落于浮生門,于是暗中施術。
在沈為舟比試時,他操控對方的劍,本意隻是想打敗沈為舟,不料那人本就下了死手,意外之際竟直接斷了沈為舟的劍。
在莫清寒比試前,他便暗中施術,控制莫清寒在比試途中悄然昏迷,營造出一種力不能敵的假象,從而無法進入内門。
随後淩華以不忍心看二人流落外門為緣由,将二人收入門下,做了自己的弟子,既是因為惜才,或許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保護二人。
但是比試之後門内衆人對沈為舟的欺辱,卻是淩華沒有預料到的。
而沈為舟最終叛出浮生門,這又是淩華意料之外的一件事。
在淩華的計劃之中,在莫清寒與沈為舟拜入自己門下後,自己會傾盡全力教授二人,二人雖無内門弟子之名号,卻同樣享有與内門弟子一樣的待遇,可以學習一樣的術法。
可現實變化的速度遠不是所謂計劃能夠趕上的。
話本故事裡的主角,往往在接受機遇後果斷離開受人欺負的門派,可惜現實不是話本,沈為舟也不是故事中的主角。
于是那件事後,沈為舟叛逃了。
為浮生門最後留了一絲顔面。
與其說逃,倒不如說是退。是他主動退出了浮生門,光明正大的,不含一絲惡意的。
正如白日裡四人意外進入到的空間,在浮生門内,的确存在這樣一個不為人所知的地方,這裡靈氣濃郁,卻充滿危機。
與四人不同的是,沈為舟也曾進入過這裡,不是為了找些什麼,而是單純的想着此地靈氣濃郁,探查過後若無危險,可叫某個武癡一同來此練劍。
若是單遇到浮生門内任意一名弟子,沈為舟都有足夠的能力自保,可他偏生遇到的是已被黑霧侵蝕的一位。
當沈為舟一踏入此地,這位弟子見到有陌生人到訪,便立即出手攻擊,一招一式間所用術法皆帶有黑霧。
起初沈為舟想要壓制他,替他除去體内的邪物,助他回歸正道,可事與願違,此時的沈為舟面對那人的攻勢竟毫無招架之力。
“人間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卻自己撞了上來。”
“你是誰?”沈為舟冷靜的應下弟子的招式,在不斷的退讓中尋求突破,企圖反轉境遇,一擊而中。
黑霧随着那名弟子的動作不斷湧動,起初沈為舟還提劍劈砍黑霧,在發現此種劍術于黑霧根本無法奏效後,沈為舟果斷後撤。
隻是黑霧蔓延,刹那間遍布此地,沈為舟被牢牢得困在此地,隻聽那道聲音再次響起,“你的天資不錯,可惜比起莫清寒,終究還是差了些。”
比起莫清寒終究差了些。
沈為舟并未被如此明顯的挑撥離間的話語刺激到,心中快速思考,那人既然提出天資,又指名道姓提到莫清寒,便一定知道自己與她關系向來交好,意圖通過此方法來刺激自己,達到離間二人的目的。
隻是轉念一想,為何要離間二人?這對他又有怎樣的好處?
那人見他毫不動搖,語氣中不覺帶了些肯定,“小輩啊,定力不錯。”
空骛自黑霧後走出,他手上連帶着的黑霧尚且未完全退散。空中的黑霧在感受到他的存在後,激動的湧向他的周圍。
而離開黑霧支撐的那名弟子,身子像是破裂的氣球般癟了下去,不出一刻便成了一副隻剩面皮的枯骨。
沈為舟看着他的模樣,明白此人早已不是活人,無法施救,不由心中泛起一絲難過,或許在某個早晨,二人曾同在一個屋檐下,練習着同一個術法。
可他無暇顧及其他,現如今真正難以應對的,是如今黑霧纏身的空骛。道道黑霧像是某種枷鎖,又像是某種符文,緊緊圍繞在他的身側,卻又松垮地在空中漂浮着。
“門主豢養此等邪物,究竟意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