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魔君重生後成了團隊錦鯉 > 第22章 歡顔笑語

第22章 歡顔笑語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郎遠一路行至偏殿書房,書房中已有幾人在内議事。待議事結束裡面的人魚貫而出,郎遠與之一一見禮。

其中一人是那嘲諷過謝懸的林向晚,郎遠也不知其中内情,二人從容緻意作别。

進門後,慕昭先正于座案前沉思,郎遠沒有上前打擾,隻是放下手中頁卷靜候。

他見案頭茶盞中湯色淺淡,于是動手重沏了一盞,又見硯台中墨汁稀薄,便打開墨盒中取出墨錠,添了幾點水,慢慢研磨。

相對謝懸的生疏,郎遠做這些明顯熟稔自在許多。

磨完墨他又接着整理起批好的文書,按照批複緊要程度和去處,分門别類碼成三疊。

這三疊,一疊等待觀止閣文書來收取,一疊還需抄告傳閱,最後一疊則要收納歸檔,郎遠一套處置行雲流水,顯是娴熟做慣。

對二弟子翻看整理公文,慕昭未表現出半分不适異色,他批完上一本文書,擱下筆,端起已經溫熱的茶盞,低頭輕啜一口。

郎遠端了一疊公文過來:“師父,這一些文書是弟子整理出來可歸檔的,請您過目,可否?”

慕昭先掃視一眼,颔首示意:“可。”

于是郎遠又将這堆卷冊搬到一旁,将類目和簡要謄抄到交接簿中。

慕昭先喝着茶,目光凝在青年整齊的發鬓上,忽然問:“為何将頭發束起?”

郎遠執筆之手微頓,隻是一瞬,很快又筆走行雲,他低頭回道:“無甚,隻是這樣做事爽利罷了。”

慕昭先聽罷,“嗯”了一聲,不置可否,亦不知其所想。

謄抄完簿子,郎遠将其呈上,慕昭先接過擱置一邊,于是郎遠又遞上自己帶來的卷頁 。

“這是上周布置的功課,弟子已全做完,還有這本冊子裡是弟子近期課餘閱覽《上古天真經真解》的一點心得體悟,請師父指正。”

“你已閱覽真解了?”慕昭先訝異,接過這一本不算薄的冊子,有些動容,“都是你自己的見解?”

“是。”

慕昭先翻開細細閱看,隻見上書:

“世言,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争。

日月更疊,晝夜交替,未嘗相争失其序;星辰羅列,各守其位,未嘗相奪亂其章。故,天道無争,宇宙煌煌;

修行之道,順天應命,而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呼吸精氣,獨立守神。

…………

然,夫天地之間,萬物生長,各有其性,各有其志,或相吸,或相斥,或相生,或相克…………

皆因利益之所在,遂成相争之勢。

萬物相争,天地之恒常,死生之本能。

…………

天道無争,乃以其自然法則,調和萬物,各得其所,共融共生;

人之相争,亦乃順天應時,無悖其常

…………”

慕昭先訝然,驚異溢于言表,心中疑惑這個向來低調守拙的二弟子為何突然不吝峥嵘?

“心悟寫得不錯。”将卷頁緩緩掩起,他字斟句酌道。

“不過各仙門天仙内法之道雖技巧不同,但大道三千,殊途同歸,到最後皆歸于‘法自然、調陰陽,踏三關、通天地’。然人無盡似,路不相同,紙上口述難傳其神,非元嬰化竅、法力通玄之境不能盡領其妙。”

“不過現在一切為時尚早,你修為淺薄,築基未及,應當謹守本心、靜氣凝神,以固本培元奠定根基為要。切勿好高骛遠、空中起樓!”

“是。”郎遠恭敬應對,神色中無半分不悅服。

“雲亦先生在《雲真本話》中詳細闡述了‘不争之争’與‘大争之勢’,若有興趣你可以取為師令牌去藏書閣借閱。”

“是。”

郎遠的态度一如既往馴善、沉穩,慕昭先細細端詳着這名躬身垂立的弟子,年輕人臉龐上特有的緊緻線條如刀斫斧鑿,似乎不會起半點波瀾。

然手中一冊《心悟》卻分明在說,這個弟子遠不止他表現得那般簡單!

慕昭先忽然想到自己那個永遠将喜怒哀樂擺在臉上的大弟子,他的兩個弟子本是性情南轅北轍完全不同的人,這一刻他們的面目出奇地重合。

心念一動,慕昭先問:“前幾日去郢國路上為師收到‘靈音傳訊’是你所傳?”

郎遠點頭:“是,是弟子傳的。”

“你可知向心此行何為?”

“聽說魑魅生道、荊棘載途,前路不太平,師哥因此前往為師父掃清障礙。”

“聽說?聽誰說?言若何?”

郎遠張口欲言,後又啞然。

這個問題該怎麼回答?

師父是真想知道他聽說了什麼?顯然不是。

郎遠眨眨眼,謝懸一句“師哥可就隻能靠你了”言猶在耳,鬥氣的事兩人相互做了不少,替對方圓謊還是頭一遭,這種感覺頗有些新奇微妙。

要怎麼說才好呢?

又眨眨眼,郎遠慨然道:“都是聽師哥說的,他說做夢夢到的!”

“他說夢到的你就信了?”慕昭先淡淡問。

“他是師哥,為什麼不呢。”郎遠目光坦然,态度坦蕩,仿佛從來如此,理所應當。

…………

華燈初上,夜幕降臨,郎遠從書房離開時天已入黑。

今天天氣本就極佳,太陽落山後,山上氣溫更是宜人。

漫步小道,微風拂過,帶着山間夜晚特有的清新和甯靜,吹散了白天的暑熱,不知何處傳來陣陣蟲鳴,讓人感到無比舒适和惬意。

觀止偏殿距離青廬其實很近,但為了多享受片刻這睽違已久甯靜,郎遠特意走大路繞遠散散步。

回想着今日種種,師父深邃又無語的表情還在眼前,他感到一絲抱歉。

他不是不明白師父問話的真正意思,也從沒打算瞞着他老人家,隻是曾經的經曆對他們師徒四人都過于慘淡,他其實和謝懸一樣也沒想好該怎麼對師父和師妹言說,該怎麼輕描淡寫地化解其中的慘痛。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