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娘子隻是低頭不語,兀地卻傳來一聲哭喊。
“仙君大人!縣尉大人!捕頭老爺!那女子是我家小女,我有冤,請老爺伸冤呐!”
謝懸鋪墊這麼久,一直等的就是這一幕。正戲總算開鑼,不由精神一振:“你有何冤屈?”
“當年他家為逼迫結親強取豪奪使盡了手段,可憐我女那時才十二歲,就跌進虎狼窩受盡折磨。
“九年來她沒一天不受折磨,沒過一天好日子,請大人明查一定要為我家伸冤呐!
“嬰娘,事到如今你還有什麼好隐瞞?”
“他家今日無事,明日你第一個不能活,還不如趁仙君大人和縣尉大人都在,将這麼多年你的委屈、萬家的惡行統統都告訴大人,請大人們替咱們做主啊!”
“阿娘……”殷娘子終于低低道:“你說的我明白,但我如今是萬家婦,小寶是萬家子。我脫身容易,小寶卻是不能。”
“所以他家有千錯萬錯,縱然該千刀萬剮,卻不能由我揭發。索性有仙君、有大人在上明察秋毫,必不會枉縱惡人,我隻聽天由命便是了。”
說罷低頭垂淚不止。
她懷中孩童仰頭伸手去擦,可那淚怎麼都擦不盡,他便緊緊依偎在母親身邊。
望此景,謝懸想起這女子前世的命運,不由有些難過,可看到她懷中孩童,又有了一個主意。
現在不正是試探那小子品性的好機會嗎?若那小子本性劣質,正可趁機拿捏他的把柄。
妙哉,妙哉!謝懸簡直要為自己的聰明擊節贊歎。
他擺出一幅道貌岸然的嘴臉,踱步徐徐靠近,孩童聞聲來望。
直直望向那孩童眼眸,他輕聲問道:“小孩兒,你聽到了嗎,你的娘親為了你甘願赴難。你呢,又願意為她做什麼?”
孩童似是受到驚吓,在母親懷中呆呆地不發一言。
“仙君大人,他還是個孩子什麼都不懂。”殷娘子慌忙阻攔。
“不,他懂!”謝懸笃定地道。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動物且然,況于人乎?”謝懸微笑,語氣和緩矜貴,又隐隐帶着居高臨下的威壓:“你不小了,吾知你什麼懂。”
“所以再問一次,你願不願為你娘親說真話,哪怕要付出代價?”
要是這個小子果然自私自利不顧自己親娘死活的玩意兒,謝懸将他帶回去後便會把此事上下宣揚。
将自己曾經承受過的手段一件件還諸此子。
“仙君大人……”殷娘子近乎哀求。
“嗯!”小小孩童嗓音稚嫩,毫不猶豫地伸出小小手指,一一輕點。“他、她、她……三伯、阿奶和二嬸……他們天天都在家罵阿娘。”
“他們為什麼要罵你阿娘呢?”
孩童不假思索道:“阿奶總是要阿娘去問阿公阿姆要錢,阿娘不去,阿奶就罵她,還叫二伯、二嬸還有三伯一起罵,還叫爹爹打她。”
“還有什麼一并說出來,今天讓縣尉伯伯給你阿娘做主好不好?”謝懸循循善誘。
孩童點頭:“今天二伯三伯和五叔說要教訓阿公,阿娘去攔,阿奶就叫爹爹打阿娘,還把阿娘綁起來,說她要敢出去就掐死我。”
衆人嘩然。
“這萬家霸道慣了,咱想着惹不起忍忍也就算了,沒想到打得是叫人家破人亡得主意。”
“萬獅平時看起來挺老實,沒想到私底下這麼狠毒,虎毒還不食子呢,他倒好,虐妻殺子生财……啊—忒!”
“一家子盡是畜生!”
謝懸看着那娃娃無語。
那小子真邪乎,每次謝懸給他挖坑,他總是能恰好避過、逢兇化吉。
大概這就是命中克星,注定來克他的!
帶回去也不知是福是禍。
要不幹脆還是殺了吧!
謝懸盯着孩童的發頂出神。
這娃娃發色焦黃,頭頂正中一列兩個旋,一看就是長了個聰明的腦子。
而這個聰明腦子現在還未長成,隻需在上面輕輕一拍,等他走後發作,到時候腦漿崩裂,神仙難救。
且死無對證,神不知鬼不覺。
心腹之患可除!
念頭一起,謝懸不由自主伸出手。
孩童擡起頭,漆黑的眼瞳毫無戒備。
他的手終于落在孩童頭頂,隻是輕輕撫了撫。
謝懸道:“是個好孩子。”
還是算了吧,明面上争不過就暗害别人,做出這種行徑又和自己讨厭的那些人有什麼區别?
聽到誇獎,孩童羞澀一笑,目光清澄又歡喜。
謝懸隻覺礙眼。
在謝懸看來,這小兔崽子将來貪财好色、狂妄偏執,又兼心胸狹隘、薄情寡義,實在不是個好東西。
但此人縱有一千個、一萬個缺點,卻有一個天大的好處,能叫天下仙門為之癫狂。
想那小子初入青氲山時資質平平,貌不驚人卻嚣張異常,作為一個新弟子幾次當面挑釁謝懸。
當所有人孤立排擠他,等着看笑話時,此人卻從此開啟奇遇之旅。
出門采根野草是奇花瑤草,随便撿個破銅爛鐵是至寶殘片,一路升級打怪奪寶收小弟,低開高走一飛沖天,踩着謝懸成了青氲新一代弟子中第一人。
這份強勢到逆天改名的氣運,引得當時無數仙門垂涎追捧。此後更是僅用兩百餘年就渡劫飛升,留給後人隻有無數傳說和香豔話本。
各大仙門開派以千萬年計,要想圖存求新,離不開氣運的鎮壓。而收集氣運途徑有二,一是煉化功德至寶,二是網羅氣運之人。
功德至寶是上古仙人遺寶,煉制之法已散佚不可考,流傳至今的每一件都是頂級仙門、世家的鎮山之寶,輕易不可得。
所以收納身懷氣運的弟子成了每個仙門世家的首要大事。
當初垂涎這小子的仙門不在少數,明裡暗裡地送秋波,這小子不知趁機掀起多少風雨,緻使青氲山門不合、上下離心。
這種逆天的氣運世所罕見,以謝懸平生所見,也隻有血脈蘇醒後的自己能與之匹敵。
而正是因為見識過身懷大氣運的恐怖,所以哪怕謝懸再嫌棄此人,今生也要前來将此人納入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