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後,伊糜族聖主崩逝,新主上位,興兵南下,鎮北侯據守楊柳關,雙方對峙,枕戈待旦,秣馬厲兵。
伊糜勢大,兵強馬壯,來勢洶洶,一旦稍有不慎,便是亡國滅種、繁華煙消之境。
消息傳回國内,衆人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侯夫人等一幹軍中将士家眷們都齊齊前去廟觀之中燒香祈福,祈求神靈保佑大軍能順利守住楊柳關,将士平安歸來。
葉無雙聽到侯夫人讓她一起去燒香祈福的消息,神色微動,微微搖頭:“母親,我不去。”
“為什麼?”侯夫人問道。
葉無雙不信神,更不信命,而且:“成事在人,謀事在天,人事未盡,安談天命?”*
現在,還沒有到放棄一切,全憑天命的地步。
五年前那一次楊柳關之行,讓她清楚地了解到,伊糜與中原必有一戰,從那時起,她就在做着準備。
葉無雙并不知兵,雖然暗地裡偷學了一些武藝,但是關于練兵打仗這方面的經驗,鎮北侯從不會在她的面前提這些,雖說看了些兵書兵法,到底紙上談兵,不切實際。
所以,她另辟蹊徑,從軍中後勤入手,将軍隊的後勤抓在手裡。
她在鄉間設立保甲之法,組織經驗豐富的退役将士,挑選出青壯在農閑之時進行軍訓,平時也帶他們獵虎射豹,剿殺匪類,見過血,為将來上戰場做準備,将來也不至于在倉促之間上場,輕易丢了性命。*
每年,她派人深入伊糜族,繪制路線圖,收集情報,伊糜族中的各條道路、各個方向和各區域中的地形地勢、人口分布、優勢劣處,她都有所了解。
修築城牆、工事,制備投石器、弓弩,儲存糧食,升級武器,準備藥材,做好戰争前的準備。
多年謀劃,就為了今日這樣的情況,一聲令下,便能将海量的物資運向楊柳關。
工匠們日夜加工,制作武器和防具,鐵制的甲胄、盾牌、刀槍弓箭,成堆地往車上搬。
堆積如山的糧米面粉、肉幹鹹菜、棉衣毛褲、被服、武器、傷藥、鹽糖,一車車地往戰場上運。
戰場上,将士們披着堅固的铠甲,拿着精良的武器,騎着良馬,腳踩着輕便耐磨的橡膠底鞋,身穿着厚實的衣服,頓頓有肉,受傷了有良醫好藥治療,哪怕不幸犧牲也有厚厚的撫恤,家人們能得到安置,因此,人人敢拼人人敢沖。
戰場後方,葉無雙說服侯夫人,去拜見軍中将領們的家眷,動員他們為前線戰士提供物資,拜訪富家巨賈,向他們籌集軍費。
如此,衆人捐錢捐物,出人出物出力,萬衆一心,禦外敵國門之外。
兩年後,鎮北軍終于大敗伊糜,使異族元氣大傷,立下不世之功。
鎮北侯率領大軍凱旋,因功封王,封号忠武。
*
忠武王府,人人喜笑顔開,滿面春風,真是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之盛。*
葉無雙立于亭前,望着亭前芍藥花開,落英缤紛,神情恻然:
“我見庭前花開葉落,并非是吉祥的預兆啊。”
慶功宴上,有人向王府求親。
“六娘子貌美多才,下官深懷欽慕,若得娘子為妻,此生絕不二色。”
忠武王紅光滿面,意氣風發,喝得酩酊大醉,看着求親之人。
正是一位曾在戰場上救過他幾次性命的一名勇将,生得相貌堂堂,氣宇不凡,而且勇武過人,年少有為,如今不過弱冠之年便因功封侯。
這樣一位前途無量的東床快婿,倒是配得上他的愛女。
他點了點頭。
*
葉無雙認識求親之人。
鎮北軍大勝之後,她曾經做了一個夢,夢見了另一種結局:
伊糜族大破楊柳關,異族進犯中原,一路殺至京城,屠殺皇室,從此江山淪亡、天下大亂。
鎮北侯殉死楊柳關,五子戰死沙場,侯府隻餘孤兒寡母。
彼時天下大亂,時有天災人禍,衆人四處離散逃命,受盡颠沛流離,人情冷暖、世态炎涼,‘趙婉柔’被人強行擄走,賣入煙花之地,淪落風塵。
如此過了兩年,一位在亂世中崛起的新貴将軍在青樓中見到‘趙婉柔’,知道了她的來曆之後,出錢為她贖身,娶她為妻。
洞房花燭夜,那位貴人取出一顆玲珑球:原來這位新貴将軍,便是當年李将軍的遺孤,曾因家貧無計,上侯府求助,侯府主母厚贈金銀,彼時,‘趙婉柔’在侯夫人身側,心生恻隐,将手中玲珑球相贈……
如今,二人境況發生改變,遺孤發迹成了新貴,昔日侯府千金卻是淪落青樓,賣笑為生。新貴不忘前恩,決心迎娶昔日恩人為妻。
二人伉俪情深,共度一生,被世人傳為佳話。
葉無雙神情依舊淡漠,毫無動容。
她不是會因為一個夢而愛上别人的性子,何況,夢中的‘趙婉柔’也未必喜歡那位‘夫君’ ,那不過是無可奈何下的最好選擇罷了——迎娶昔日恩人作為報答方式,不得不說,這種操作也着實出人意料,究竟是見色起意還是乘人之危,還真不好說。
何況,夢中的情況也和現實中有着很大的不同,小的來說,當年的那一顆玲珑球,實際上是被她用來為靜清兩姐妹贖.身,大的來說,鎮北侯沒死,還打赢了異族,封了王。
所以,她并沒有怎麼把這事放在心上。
——直到這一世慶功宴上的消息傳來。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她終于微笑一聲,喟歎道:
“功成身退的道理,事到如今,我難道還不夠清楚明白嗎?”
接下來的時間裡,她隻做了兩件事情:第一件,将與伊糜族交戰時所欠下的錢财悉數還清;第二件,将他人的欠款借條全部焚毀。
之後,溘然長逝。
……
王府之中,哀聲一片,人人泣淚。
忠武王妃不住地捶打着忠武王的胸口,恨恨道:
“該死的!該死的!是你太過刻薄,才謀害了我女兒的性命啊!”
“這些年來,柔兒每日殚精竭慮、嘔心瀝血,使盡了心力,用盡了手段,節衣縮食夙興夜寐,為偌大的鎮北軍籌集軍費,處理後勤之事,讓你後顧無憂……她對你、對你們,還不夠盡心盡力嗎?”
“你為什麼竟然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就将她的婚事輕易許了出去?你對她太刻薄,太誅心了!”
“……甚至在臨死之前,她還在為您施恩鋪路……你對得起她嗎?”
忠武王怆然落淚:“柔兒,是我害了你!”
……
石州趙六娘,名婉柔,忠武王女,年十七,容德皆美,好行仁道,未嫁而死,時人傷之,曰:慧極竟傷,是神女歸天界也。*
又十年,忠武王朝觐,帝賜劍,王大喜,殿前試劍,失手犯上,判滿門抄斬。
趙氏七娘負母而逃,于石州舉事,從者如雲。
國号為“婉”,女主天下,三代盛世。
此所謂:“仁之所在,天下歸之。”*
*
·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