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應龍派遣弟弟楊世龍及楊珠攻打白玉台,守将王之翰不敵,派人送親請求支援。
馬孔英再次召集衆将開會,商讨支援白玉台之事。
秦良玉主動請纓,願帶五百白杆軍前去支援。
馬孔英應允,并讓秦良玉去桑木關再調一千平茶兵前去。
秦良玉領命,帶走了秦良斯、秦民屏。
到了桑木關,秦良玉出示馬孔英調令,火速點了一千兵。
經過鄧坎時,又把守在鄧坎的所有白杆軍全部調走。
援軍一路往白玉台急趕,路上遇到了逃出來的王之翰。
王之翰帶着兩個親兵,渾身狼狽,看到援軍,急沖着跑來,高聲喊道:
“秦夫人救命!”
秦良玉掏出弓箭,五箭齊發,攔住了三人身後的追兵。
“扶王将軍下去休息。”秦良玉道。
“多謝秦夫人!”王之翰對秦良玉慚愧地抱拳,雙腳發軟地任兩個白杆軍架着她。
秦良玉趕到白玉台時,不等她命人進攻,白玉台内的守軍,便從别處撤退,絲毫不想與秦良玉對戰。
秦良玉帶兵進城,城内一片狼藉,橫豎躺着無數官兵,糧草更是撒亂一地。
“這...他們這是何意?”秦良斯望着眼前的場景,心中不忿,卻也不解。
“洩憤罷了。”秦良玉了然道。
秦良玉帶來的一千五百兵,守在白玉台各處,也不急着給馬孔英報信。
播軍若是再去而複返,怎麼辦?
秦良玉在白玉台守了不到十日,馬千乘突然帶兵趕來了。
“烏江敗了,馬總兵讓我們去支援,白玉台仍讓王之翰和平茶兵守衛。”馬千乘道。
秦良玉挑了挑眉。
他們在播州北方,烏江在播州南方,中間更是隔了楊應龍的老巢海龍囤,他們去支援?
何止烏江敗了,綦江也吃了敗仗[1]。
總兵劉挺更是被調任南京右府佥書,劉挺本欲離開,李化龍百般勸留,并再次向朝廷力薦,才留下他。
如今應是攻到了九盤[2]。
怎麼不讓他們去九盤支援?
這不是擺明了不想讓他們白杆軍再沾染軍功分毫?
南川這一路,最難攻的也不過是桑木關。
如今桑木關已拿下,後面入了婁山關,八路大軍彙合,任楊應龍的海龍囤固若金湯,大軍也能踏平了。
“白杆軍都帶回來了?”秦良玉問。
“嗯。”馬千乘點頭道。
“明日再出發。”秦良玉道。
烏江他們會去,但是否能來得及支援,便不好說了。
半個月後,秦良玉和馬千乘趕到烏江時,烏江已大捷。
彼時,南川路軍已率先抵達婁山關。
婁山關之險,比之桑木關更勝。
馬孔英等人久攻不下,周國柱向他再薦秦良玉和她的白杆軍。
不得已,馬孔英又再次召回秦良玉等人。
秦良玉帶白杆軍到婁山關的當日,劉挺率兵也趕到了。
馬孔英再想占功的算盤算是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