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一聲令下,白杆軍立馬列陣,再次擋在了所有官兵之前,甚至冉禦龍率領的土軍也在包圍之内。
白杆軍如一把利劍搬,沖進了播軍之中,前排倒下,後排立即補上,陣型一直保持尖錐型,打得播軍措手不及。
被沖到陣型後方的播軍又落入了冉禦龍率領的土軍、周國柱率領的官兵之中。
絲毫不給播軍反應的時間,便讓他們豎着沖來,橫着倒下。
一時間,血流遍地,屍首成堆。
整個桑木關都彌漫着血腥的氣味。
楊唯棟和楊珠等一衆領軍,不知何時撤離了桑木關。
秦良玉站在高處,手握白杆槍,望着下方,神情肅穆,高聲道:
“降者不殺!”
所有白杆軍跟着高聲喊道:
“降者不殺!”
土軍和官兵也學着喊道:
“降者不殺!”
聲音之大,響徹山谷。
起初隻有少數命在旦夕的播軍放下了兵器,慢慢得投降得越來越多。
刀槍聲停止時,天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
桑木關,破了。
修整幾日後,秦良玉帶白杆軍繼續北上攻打風坎關。
周國柱和冉禦龍則出發向西攻打金子壩。
金子壩卻關門大開,空無一人。
周國柱懷疑其中有埋伏,便放了一把火,燒了十九個空營寨,并下令大半官兵潛在暗處,隻留下少量人守衛金子壩[1]。
不多久,播軍果然出現。
周國柱不慌不忙,一聲令下,官兵從各處湧出,最終擊退播軍,攻下了金子壩。
同時,秦良玉也攻下風坎關,接連又破九杵、黑水諸關,苦竹、羊崖、銅鼓等寨,趕至金子壩[2]。
馬孔英率領南川大軍經過桑木關,留下平茶、邑梅官兵守衛桑木關,并親率大軍進金子壩營地。
周國柱、高折枝、秦良玉等人,皆站在營門前,等候大軍。
“參見總兵。”衆人見到馬孔英,抱拳行禮。
“辛苦諸位了。”馬孔英笑着擡手道。
這是他出征打仗這麼多年,最為順心的一次。
先鋒軍不僅解決了最難打的地方,更是沒折損多少兵馬。
這才是先鋒軍該有的樣子。
馬孔英現下隻以為是周國柱和高折枝指揮得好,拉着兩人一左一右,往大帳走去。
其餘人跟在後面也進了大帳。
馬孔英坐在上首,其餘将領一一落座下方,開始彙報這幾個月的戰況。
周國柱如他之前所說般,把秦良玉及白杆軍的功勞,如實彙報,未占功分毫。
馬孔英聽後大喜,當着所有人的面誇贊了秦良玉、馬千乘等人,并承諾将他們的軍功一一報給總督李化龍。
秦良玉面上客套,心裡卻不以為意。
隻要白杆軍能在此次大仗中留下名号,軍功多少,此時她并不在意。
史書她看得最多,吃得最透,哪些話是真,哪些話是假,她分得清。
軍功雖是他們白杆軍掙得,但白杆軍此次隸屬南川軍,又受馬孔英統領,再往上又歸總督李化龍所管。
上報到朝廷,軍功真正落到他們白杆軍身上的又會有多少?
白杆軍能在後世史書上留下隻言片語,已是他們大度了。
大會結束後,衆人一一離開大帳,馬孔英卻獨獨留下了高折枝。
秦良玉出門前,轉身望了高折枝一眼。
恰巧高折枝也看向她。
這次高折枝卻立馬扭過了頭,眼中閃過一絲心虛。
秦良玉輕笑一下,心中已了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