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農家小娘子的奮鬥日常 > 第11章 蘇氏熏魚

第11章 蘇氏熏魚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盧曉曉将肉夾馍交給盧二娘子,專心推廣起熏魚來。将一塊熏魚分成小小的一塊,走到一旁吆喝道,“熏魚熏魚,好吃的熏魚,來瞧一瞧看一看了,外酥裡嫩,鮮甜鹹香,八文錢一大塊,好吃不貴。”

不一會兒就賣出去了六塊,有那肉夾馍的老主顧,也有那好吃之人被小娘子口中新奇的吃食吸引過來試過之後覺得不錯的。

“小娘子,我大前日定的幹鍋兔可做好了?再給我十個肉夾馍,六塊紅燒肉。”宋家小哥說道,他如今已成為這攤子上的常客,經常幫府裡的丫鬟嬷嬷們代買些肉夾馍回去,賺上幾個子。他在少爺身邊得意,丫鬟嬷嬷們也很樂意與他多有往來。

“做好了,這瓦罐裡是兩斤的幹鍋兔,肉夾馍這就給您現做。”盧曉曉回道,又拿了張芭蕉葉包起六塊紅燒肉,用草繩系好,盧二娘子已經手腳麻利的剁肉做馍。

“咦,這是什麼新吃食?”

盧曉曉遞了一小塊熏魚,道,“今日新做的熏魚,您嘗嘗?”

宋家小哥嘗了一口,隻覺醬汁濃郁,酥松軟嫩,“再給我包兩塊熏魚,這熏魚可是每日都有?”

“每日都有賣的,但數量有限,若是要得多,得提前定。這熏魚甜鹹濃郁與幹鍋兔的麻辣鮮香最是搭配了。”

“先讓我家少爺嘗嘗,若是需要再來找你們。”

“我們這兒每日擺攤到午時,你随時過來說”。

說話間,遠處傳來哐哐哐的敲鑼聲,好似鎮衙傳來的,街上的好些人都往臨街湧去。

“嬸子,這是發生了什麼?”盧曉曉拉住一位大娘問道。

“這秀才的名單出來了,聽說咱鎮上出了三個秀才!我得趕緊去看看。”

“曉曉,你先支應着,我去看看。”盧二郎說完便跑了。

“裡長真是祖墳上冒青煙了,聽說這縣令都歡喜壞了,對他好一通誇獎!”旁人道。

這每府院試每兩年考三次,每次約取三十人,青陽縣是教育貧縣,有兩三個秀才已是難得,下面的城關鎮更是少,好幾年才出一個秀才。

“我聽說是宋家在京城的一脈從京城回來丁憂了,辦了個宋氏學堂,幫扶族裡呢!”

“可這次中秀才的人裡隻有一人姓宋呀,那段默蘇可跟宋家一點關系都沒有!”去看了名單的人回來說道。

“這從京城回來的宋老爺又是什麼人?”有人問道。

“這京城來的宋老爺是咱鎮上宋老爺的堂兄,他們這脈書讀的好,前朝就在京城,宋老太爺更是官至翰林院大學士。宋老太爺見前朝不仁,便辭官攜全家返鄉了,到了新朝,又被新帝請出山,才全家又回到了京城。前年宋老太爺去世了,宋老爺就回到了咱城關鎮丁憂。”

“那這宋老爺回來丁憂,怎麼就辦起了學堂?”又有人問道。

“宋老太爺臨終前,感念之前鎮上族人對他們一家的照顧,便囑咐宋老爺返鄉後定要為族人做點貢獻,宋老爺這才辦起了學堂。這宋家辦學堂可是用了心,這學堂裡做夫子的,都是舉人老爺。”

“可這三個秀才也不全姓宋呀,另外兩人怕是跟宋氏學堂無關吧?而且這學堂才開多久。”有人質疑道。

“小哥,你的肉價馍好了。”盧曉曉一邊聽,一邊不忘忙攤上的活,将宋家小哥買的好些吃食遞過去。

“你們知道什麼,宋氏學堂不單收宋氏族人的孩子,也幫扶鎮上家貧但有天份的讀書人呢!那段默蘇就在宋氏學堂裡念書!”

周圍的人難得見有一知情人,七嘴八舌地問了好些問題,吓得宋家小哥付了錢,拿着吃食趕緊走了。

盧曉曉一聽,眼睛頓時亮了,這是什麼,這可是天降名校,而且是面對貧困生開放的辦在家門口的名師名校!

經過教育資源競争的現代人,可太懂名校的重要性了,在這古代,學習資源更是掌握在一小波人手裡,名師名校更是重要!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