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奶奶眯着眼笑道:你這小學都畢業了,怎麼還不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呢?做任何事情,耐心都是不可或缺的。先去看電視吧,等時間到了,我會叫你的!
雖然心中有些不甘願,但楊北北還是轉身去看電視了。大約過了兩個小時,殷奶奶拍了拍她的肩膀,溫柔地說道:好啦,去看看面團吧。
楊北北快步走到桌邊,隻見盆中的面團體積已經膨脹了近兩倍,殷奶奶伸手輕按,确認其松軟有彈性後,滿意地說:好了。接着,她将發酵好的面團輕輕倒在鋪有幹面粉的桌面上,開始展示她娴熟的手法。她将面團分割成均勻的小塊,再将每塊面團搓成長條,反複幾次後,面團變得更加白嫩光滑。然後,她小心翼翼地将其滾圓,放在案闆上進行二次發酵。這次發酵僅用了半小時,當二次發酵完成後,終于迎來了蒸制的時刻。
這種饅頭需用大竈柴火蒸制,才更有滋味。朱秀清負責生火加熱,而殷奶奶則細心地将發酵好的饅頭胚放入鋪有棉布的蒸籠中,确保每個饅頭胚之間保持足夠的間隔,以免粘連。她邊擺放邊對楊北北說道:這就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即便是最親密的朋友和家人,也要有點私密空間嘛。
楊北北好奇地問:那你和殷爺爺也是這樣嗎?
殷奶奶笑着回答:當然咯,我可是有着好多小秘密呢!說完,她自己先嘿嘿地笑了起來,楊北北也跟着傻樂起來。
不一會兒,蒸汽升騰而起,滿室彌漫着饅頭的誘人香氣。大約二十分鐘後,饅頭便熟了。然而,殷奶奶并沒有立即打開鍋蓋,而是讓饅頭在蒸籠内繼續焖幾分鐘,以防饅頭塌陷。她再次強調:越到關鍵時刻,越需要耐心等待那幾分鐘。楊北北心想,殷奶奶簡直比我奶奶還适合當老師,當然,如果她能改掉自己的山東口音的話。
終于,饅頭出鍋了,一個個潔白如玉、香氣四溢的饅頭映入眼簾。它們外皮微亮,手感柔軟;掰開一看,内裡緊實而富有層次,入口細膩且略帶甜味,堪稱楊北北吃過最美味的饅頭。
殷奶奶看楊北北吃得有滋有味,不禁輕輕捏了捏她的臉笑道:别看隻是做個饅頭,其實裡面蘊含着大學問呢。每個步驟都需要細心對待,還得有足夠的耐心。以後你可以幫你外婆一起做饅頭了。
從此,每當看到圓滾滾的大饅頭,楊北北總是會想起那個溫馨而充滿香氣的下午,想起殷奶奶的笑臉和她說的每一句教誨。記憶裡的山東大饅頭,卻已經很久沒有再做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