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父皇請禅位 > 第77章 第77章 空前絕後

第77章 第77章 空前絕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鹹甯七年開春,某日的朝會,大楚的皇帝宣布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進皇長女臨淮公主為吳郡公主,食邑二千戶。

雖說本朝皇女多封為縣公主,但那曆朝曆代皇女封郡公主的不在少數。而皇帝對長女的偏愛,又是百官有目共睹的,不足為奇。

不過是變了個名号,多了些食祿,這些和第二件事比起來,完全是小巫見大巫,不夠看的。

朝堂上議論得多的,也就是這第二件事。

吳郡公主開府,儀同皇弟皇子,屬官減半。

這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了!

因此百官們紛紛谏言,希望皇帝可以撤回成命。

首先,曆史上并無這樣的舊例。其次,公主雖是皇親,但畢竟不同諸王,是個坐糜廪粟的主,不能擔負實務,給國家帶來實質性的好處。

南國舊例,能開府的基本都是鎮守一方的都督刺史,更以宗室權臣為主。大楚建國以來,能在京中開府的非宗室,也就隻有德高望重的蕭凱和堪為心腹的陸淵,位高如柳濤,權重如崔晖,都沒有開府呐!

既然官員中能開府的都是鳳毛麟角,那她一個公主,又沒什麼公務需要她來處理,憑什麼呢?

然而謝況很簡單地反駁了,先是拿出謝宜瑤先前在京口和襄陽的作為,又拿她曾經救濟災民的舉動敲打了群臣一番,她一個女兒家都有這樣的能力,滿朝文武卻有許多男兒比不上。

那些屍位素餐的清流就閉嘴了,但仍有恪盡職守的臣子不滿。

她沒有需要擔負的實務?那就給她安排一些嘛。

“上天給朕一位這麼能幹的女兒,朕怎麼能不順應天意呢?”

此話一出,有沒有道理不說,但凡是有點腦袋的官員,都知道皇帝是已經打定主意的。今日隻是通知他們,并沒有商量的餘地。為了避免引火上身,他們都不再言語。

至于有幾個糊塗人,拿公主的私“德”去反駁的,更是被謝況批得狗血淋頭。

這事姑且就這麼定下來了。

因着謝況稱帝至今,和前代皇帝相比,已經算是沒做過幾件糊塗事的了,他打定主意的事,隻要不冒犯到清貴們的根本利益,通常還是可以順利推行的。

至于皇帝此舉背後的緣由,臣子們隻能在私底下猜測了。

畢竟,皇帝、士族、軍鎮等多方勢力之間的種種博弈,大家雖然心知肚明,卻沒有人拿到台面上來講。

謝宜瑤身為皇帝的長女,生母先皇後已故,且袁氏在朝中并無權勢,無外戚之憂。而和主婿王均離婚後,公主與琅琊王氏的丁點關聯也斷了。

現在她在政治上幾乎是個白身,隻有着皇帝之女的身份,陛下這般重視她,于是朝野中關于公主絕婚的真正原因,又多了一種說法。

公主又與太子交好,她的勢力增強,也會使太子的地位更加穩固。

偏偏皇帝給公主挑的新封地是吳郡,吳士在此處有百餘年的根基。雖說這并不代表公主對吳郡有管制的權力,但帝王的決斷,總是很值得揣摩的。

三吳富庶不輸京城,更是楚國重要的财政來源。正朔偏安以來,吳士不同于從北方南渡而來的僑姓士族,雖然不曾掌控權力中心,但在地方上往往更具優勢,能夠把持一地命脈,經王朝更疊而不衰。

現在諸位皇子們尚且年幼,謝況不得不讓諸皇弟的子嗣們去出任地方官吏的,但除了謝義道短暫地出任過吳興太守外,三吳之地不曾被皇家直接管制。

相比起在朝野之中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北人,在此地經營了數百年的吳人們在政治上的表現更為隐秘,卻也更為長久。

謝況能對落寞了的蘭陵蕭氏開刀,對三吳諸族卻仍然忌憚許多分。

但忌憚,不代表沒有打壓的意思,眼下這樣一件出格的小事,怎知不會是将來風雨的開端?

于是朝野上下,又别有一番立場變換、你争我鬥,自然不在話下了。

……

然而身處風波中心的謝宜瑤本人,心情卻格外平靜。

開府的事她早就知道,官署的位置還聽取過她的意見,新建了一座不大的官邸,隻是外人先前不知其用途罷了。

以宅為府雖然也是個法子,但往後謝宜瑤府上的僚屬将會比現在公主第上的家官要多得多,這樣一批官員出入内城中的公主宅第,難免不便。

正式的诏令頒布後不久,吳郡公主府外很快就變成了車水馬龍的景象。

謝宜瑤常年在外抛頭露面,現在置了府屬,和官員來往更方便了。她明面上是太子一黨,又有如此殊榮,願意親自來巴結的人,自然不在少數。

登門道賀的人一批接一批。謝宜瑤不是已經和這些達官顯貴本人有過交集,就是和他們的妻女時常來往。應對起來,雖然算不上是得心應手,卻也沒有太大困難。

前來拜訪的客人中,最讓謝宜瑤留心的就是朱雲和陸淵二人。

第一次見到三妹夫朱雲,居然是對方親自登門拜訪,而非通過謝宜環引薦,這讓謝宜瑤感到很是意外。

朱雲出身吳郡朱氏,其父雖然官位不高,但朱家所擁有的門客、佃戶、部曲,和在地方上的聲望,都不可小觑。

讓朱雲尚主,更是皇帝主動抛出的一根橄榄枝。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