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抱着劉盈,語重心長地說道:“盈兒此番要好好讀書,不能再讓你的母親傷心。”
劉盈滿口答應。
呂雉等了十餘日,張良終于回來了。她攬鏡自照,自己憔悴得厲害,于是稱病不起。劉邦領着劉盈,前去拜師。
帝師的車辇停在宮門口,劉盈納頭便拜:“弟子劉盈,叩見恩師。”先後四輛高車,各走下一個須發皆白的老叟,一時分不清哪位是黃石公。
劉盈倒也乖巧,四面八方地砰砰磕頭。
四位老人受寵若驚:何德何能,帝國未來的天子竟跪在他們的腳下?
四人将劉盈扶起:“太子禮賢下士,臣等不敢當。”
張良向劉邦一一介紹四位長者的來曆:這四人是秦時博士,二世昏庸,四人辭官歸隐。劉邦與四皓一一相見,遂請四人共同教導太子。
四人為: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绮裡季吳實、甪裡先生周術。其中夏黃公就是赫赫有名的黃石老人,另外三翁是他同朝的官僚,秦末天下紛争,四人俱已家破人亡,在商山中抱團養老。
張良前來請他的師父,四位老者索性一同出山,共同輔佐新朝的儲君,藉以聲張自己的政治主張。
劉邦聽了四人的來頭,大喜過望:不愧是張良,每至山窮水盡,總能給他帶來一線生機。
劉盈也被教育過一番:老先生是隐逸的高士,若是把這位先生氣走,就再也沒有人願意教他了。他低眉順眼站在一旁,心想這四位老先生,哪一個會是他的師父呢?
劉盈的功課耽擱了十幾日,劉邦嘴上不說,心裡急得要死。是以簡單的接風洗塵後,就請四位長者給太子上課。
四皓博學多才,又見太子伶俐乖巧,恨不得将平生所學傾囊相授。
黃石公問道:“張良都教了太子哪些學問?”
劉盈擺擺手,故作謙虛:“哎!不值一提,不過是學了幾本老莊之書。”
黃石公又言:“有道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莊之言,道也,其間精妙無窮。”
劉盈說:“張良說,道可道,非恒道也。我問他可以說出的道理,為何就不是真正的道理,他竟回答不上來!這樣的人,簡直就是誤人子弟!我不要他教!”
四皓面面相觑,尴尬得很。
劉盈繼續說道:“張良又說,分也者,有不分也;辯也者,有不辯也。曰何也,聖人懷之。是非不分,算什麼聖人?”
四皓大為震驚,黃石公鼓掌:“說得好!太子一言,果然令人耳目一新!”
另外三個老頭相視一笑,也紛紛說着一些“後生可畏”、“雛鳳清音”的恭維話。劉盈被誇得飄飄然,得意極了。
黃石公又言:“太子才思敏捷,老朽敢問您的啟蒙恩師是哪位大德?”
劉盈撓了撓頭:“蕭伯伯教過我寫字和算術,但是我學得不好。”
黃石公激動得直拍大腿,心中暗道:如此才襯托出我們教得好呀。
另外三人收拾出一方案幾,研好了墨,請太子動筆。劉盈抓住毛筆,還未下筆,東園公說道:“太子握筆的手勢不對。”
劉盈說道:“蕭伯伯就是這樣運筆。”
黃石公:“我猜,蕭伯伯是個刀筆吏。”
劉盈一臉欽佩地看着黃石公:“師父,您當真是天上的神仙不成?”
黃石公開心得嘴角都壓不住了:“太子說老朽猜得對還是不對?”劉盈:“您說的實在是太正确啦,我的蕭伯伯原本是沛縣的主吏。”
黃石公:“太子且看,握筆是這個手勢,握刀是這個手勢,不可搞混了。”
甪裡先生和绮裡季一個糾正太子的握筆姿勢,另一個握着太子的手,在帛絹上筆走龍蛇。
四皓博采衆長、融會貫通,是秦漢時期雜家的頂尖學者。劉盈七八歲的年紀,正是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的時候,一下子遇到了四個無所不知的白胡子老爺爺,真的把四人當做神仙一般尊敬。
漢五年,天下初定,劉邦一面安撫手下将士和功臣,一面大肆追捕項籍舊部。
二月底,長沙王吳芮與其妻毛萍泛舟湘江,不幸染上瘴氣,雙雙殒命,終年40歲。劉邦立吳芮長子吳臣為長沙王。
同年七月,趙王張耳病逝,谥号為“景”,他的第三子張敖被立為趙王。與此同時,對項籍舊部的追殺和清算也越來越嚴苛。燕王臧荼原為項籍所立,此情此景之下,他,謀反了。
劉邦親自率軍前往燕地平叛,臧荼死,燕地收複。臧荼全家被殺戮,隻有幼子臧衍,秘密逃亡匈奴。臧衍在異國的生活很是貧困,他有一女臧兒最終輾轉回到了漢國,她就是景帝王皇後與王美人的母親,漢武帝劉徹的外婆。
七月,臧荼身死,九月,劉邦問左右誰可為燕王。盧绾,是劉邦的竹馬之交,多次追随他平叛殺敵,戰功斐然。衆将心知劉邦想要擡舉盧绾,于是紛紛舉薦盧绾,劉邦遂留下盧绾在燕地,自己班師回了洛陽。
盧绾,在楚漢戰争時與劉邦形影不離,彼時,劉邦的家人尚在敵營,盧绾支持他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然而他的家人回來之後,盧绾依舊纏着他,這就有些不知好歹了。借着這個機會,把他留在燕地抵禦匈奴,不失為兩全其美之策。
劉邦稱帝後依然四處征伐,劉盈的教育自然就落在了呂雉的肩頭。呂雉性格并不強勢,根本管不住劉盈。自從商山四皓進宮,劉盈一心向學,激動得她把父親的神位牌請出來日夜參拜。皇帝回朝後,左右争相稱贊太子。
劉邦将信将疑:這小子當真轉性了不成?乃公且會會他。
殿内,劉盈正在用功。劉邦背着手走進來,斂去臉上得意的神色:“太子學業可有長進?”
黃石公殷勤遞上劉盈的作業,劉邦掃了一眼,字迹工整,大有進益。于是走上近前,和藹問道:“盈兒最近在學什麼呀?”
劉盈:“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