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政若何?”
劉盈:“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拱之。”
劉邦大受震撼,接着又是一陣狂喜。伸手抱住劉盈,一頓狂吻:“好小子,待到乃公殺盡天下歹人,就許你為政以德。”
午後的陽光透過一整排的窗牖灑了進來,父子倆開心相擁。四皓淚如雨下。
劉邦不解:“先生何故哭泣?”
黃石公哽咽:“天下苦戰,亟需一位仁君。”
四皓是秦人,數十年前的故國,有一位想要推行仁政的王子,觸怒了他的父親,被逐出王都,貶到極寒之地。
那一刻,觸痛了他們埋在内心深處的理想,故情不自禁。
巍巍哉大秦,六百歲榮光;
赳赳哉老秦,八百裡山河;
仁政的夢碎在了秦川裡。
楚人的鐵騎踏碎了武關,這片土地自此成為漢。
四皓淚眼婆娑望着年邁的皇帝舉起他年幼的儲君,這個嶄新的帝國會實施仁政嗎?
此刻,距離劉盈稱帝還有6年。
劉邦還沉浸在喜悅裡,他驕傲地說道:“我的盈兒,生于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是年,祖龍死。天命,降在我兒身上。”
四皓紛紛說道:“漢代秦興,天命所歸。”
劉邦揉了揉劉盈的腦袋:“太子勉乎哉!”
看慣了秦王室的父子猜忌、兄弟相殘,此時見了劉邦父子其樂融融的場景,四皓感動極了:“臣等定當竭誠輔佐太子。”
漢六年十月初一,朝會大典。
過了幾日,劉邦私下對呂雉說:“明日,你不必上朝。”“為何?”“因為朕要在朝臣面前擡舉皇後。”
次日,劉邦獨坐龍榻,衆臣子集于正殿,太子帶着商山四皓。
劉邦故作驚訝,高聲詢問左右:“太子身後站着的是什麼人?”
封建時代的朝會,沒有皇帝的默認,莫說是四個老頭,一隻蒼蠅都鑽不進去。
皇帝戲瘾犯了,左右隻得配合道:“回禀陛下,是四位須發皆白的長者。”
隻聽皇帝說道:“長者何人也,速通名姓。”衆臣子紛紛側目。
四皓自報家門: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绮裡季吳實、甪裡先生周術。
劉邦故作驚訝:“四皓隐居商山,是聞名天下的鴻儒。”叔孫通聞言,挺直了胸膛。隻聽皇帝繼續說道:“朕多年來遣無數使者請四位出山,皆不可得。今日,爾等如何站在太子身側?”
他原本打算聽四人說皇後請他們出山,然後再趁機誇贊皇後一番。
誰知黃石公開口:“天下莫不願為太子引頸死。陛下輕慢辱人,故臣等不願不願出山。太子仁而愛人,譽滿天下。臣等願為太子鞠躬盡瘁。”
和想象中的有出入,問題不大。劉邦對侍者低語:“請戚姬上殿。”
聽說陛下要見自己,戚姬精心打扮了一番,喜滋滋過來了。
劉邦當衆說道:“戚姬多次勸朕廢掉太子,立她的兒子為太子。她晝夜啼哭,多次幹擾朕的決策。”
衆臣子面面相觑,一個個大腦高速運轉,生怕跟不上皇帝的節奏。
劉邦說道:“太子羽翼已豐,四海歸心,朕心甚慰。衆卿當效忠于太子,如同效忠于我。”
太子才幾歲?如何就羽翼豐滿,四海歸心了?
既然皇帝這麼說了,衆臣子便紛紛跪地,向太子宣誓效忠。
劉邦指着四皓,對戚姬說道:“呂後,真而主也。”
四皓咬牙切齒:“妖言禍主,奸人也。”
黃石公“昔有妺喜、褒姒、妲己,皆亡國之征兆也,使君臣離心,社稷動亂,是為不祥。臣願效伊尹、呂尚,為國除害。”說着,舉起手杖作勢往戚姬身上打去。
戚姬尖叫着逃開,樊哙,娶了皇後的胞妹,自然而然就成了皇後的擁趸。他抽出佩劍,說道:“請容許臣殺了妖妃和孽子,以全陛下盛德。”
劉邦在寶座上巋然不動,文武兩班自有好心人攔住黃石公和大将軍,勸兩位不要沖動。戚姬傷心極了,哭着跑出了大殿。
殿上,君臣笑作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