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謀漢 > 第34章 陳馀忘恩

第34章 陳馀忘恩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聽說張耳前來谒見,劉邦沐浴焚香,穿上最華麗的禮服,以最隆重的禮節接待了張耳。

劉邦十二歲那年曾經獨自前往魏都大梁,投靠信陵君,信陵君不肯見他。張耳贊賞他的勇氣和膽識,收他做了門客。兩人結伴出遊,一起生活了半年。

劉邦此番禮遇張耳,是為了報答他當年的收留之恩。

言歸正傳,陳馀驅逐張耳之後,又趁機收複了趙國全境。漢王二年十月(前206年),陳馀将趙歇從代地接回趙國,封他為趙王。趙歇得以複國,對陳馀感恩戴德,漢王二年十一月(前206年),趙王歇封陳馀為代王,賜号“成安君”。

陳馀和趙歇這對共轭君臣感情甚笃,趙地幾易其主,局勢動蕩。趙歇獨留趙地無法震懾各方勢力,于是陳馀留在趙地輔佐趙歇。陳馀将自己的心腹夏說封為代國國相,派他駐守代國。

田榮發病支持陳馀在趙地反叛項羽的同時,他自己也在齊地反了。

漢王元年五月(前206年),田榮攻打齊王田都,田都敗逃至楚國,下落不明。田榮趁機收複了齊都臨淄。原齊王田巿被項羽封為膠東王,但是他和田都是同輩兄弟,兩人很要好,于是留在臨淄陪伴田都。

此時田都敗逃,臨淄被田榮控制。田巿想要回到自己的封地膠東,卻被田榮軟禁,無法離開。

趁着田榮帶兵讨伐濟北王田安時,田巿帶着自己的幾個親信逃亡。他原先往南逃竄,打算逃到楚地投奔項羽,但是手下勸他:“項氏殘暴好殺,不如回您自己的封地。”于是田巿慌忙北上,結果逃到即墨時遇到了追殺他的田榮,田榮怒不可遏,将田巿當場擊斃。

田榮殺了田巿後,收複了齊地三分之二的地盤,集中兵力去攻擊濟北王田安,田安兵敗被殺。田榮獲得了三齊之地,自立為齊王。

是時為漢王元年七月(前206年),田榮靠着自己的本事殺了三個侄兒,自立為齊王。項羽聽說了此事,十分惱怒,于是率領大軍前往齊地攻打田榮。

田榮硬着頭皮對抗項羽,卻節節敗退,最終退守至平原郡,閉城不出。漢王二年十月(前206年),平原人殺了田榮,向項羽獻上田榮首級,項羽至此收複了齊國全境。

項羽有個侍郎,名韓信。韓信是楚人,家住東海郡淮陰縣。

他的家族曾經是當地望族,秦滅楚後,韓信在颠沛流離中度過了他灰暗的童年。

當地的民風崇尚勤儉、勞苦,百姓們厭惡那些不事生産的貴族,于是加倍地欺壓年少的韓信。

有傳說,韓信青少年時期,淮陰縣的混混經常揍他,甚至有個小混混逼着他鑽自己的□□(秦代沒有男式内衣)。

韓信那時候年紀小,面對一大幫人,打又打不過,于是隻能忍受胯下之辱。滿街的路人哈哈大笑,衆人嘲笑他一番就把他趕出了淮陰縣。

韓信離開了淮陰縣之後,四處流浪,生活雖然艱辛,好在不用忍受别人的欺淩和白眼,也算過得下去。

再後來項梁起兵,韓信前往投奔項梁。他的年紀小,也沒什麼本領,項梁就把他送給了項羽。項羽同情韓信的遭遇,于是讓他做了自己的跟班。

從食不果腹到錦衣玉食,換個沒有志向的人一定會心滿意足,但是韓信一心想要做一番大事業出來。

韓信跟随項羽,眼睜睜看着項羽從江東公子一步步成了西楚霸王,而項羽昔日的玩伴們也成了西楚的肱骨之臣。韓信越發心癢難耐,他多次請求項羽帶着自己打仗,項羽根本不搭理他。

在項羽看來,自己和吳縣諸子弟自幼讀書,學劍,又研習各路兵法。加之他們從小就一起狩獵,彼此合作默契,故而上陣殺敵時能夠互相配合。

而韓信,這小子窮得飯都吃不飽,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嘴裡還天天嚷嚷着要帶兵,這樣的人上了戰場連前後左右都分不清。

韓信眼看着在項羽這裡建功無望,簡直比殺了他還要難受。漢王元年四月(前206年),項羽燒了鹹陽,還都彭城。劉邦的大軍也分成若幹股,沿着漳河往漢中,巴蜀一帶行軍。韓信趁着混亂之際,騎着馬,一路沿着秦嶺疾行,混進了漢軍的隊伍裡。

當時鹹陽城一片狼藉,十八諸侯各回各家,項羽又要還都彭城,場面一度混亂。

韓信雖為項羽的侍郎,可是項羽收留的破落貴族子弟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他韓信又沒什麼特别之處。時值西楚政權初立,需要項羽操心的事太多了,是以沒有察覺到韓信離開。

而劉邦這邊呢,核心班子就是劉邦和蕭何,加上張良這個謀士。剩下的都是一群烏合之衆,包括沛縣那幫獄卒混混起家的功臣,和劉邦一路打仗一路收集的殘兵遊勇以及主動投奔他的那些人。韓信混在這群人裡絲毫不突出,是以衆人并不知道他是從楚營裡逃出來的。

漢王元年五月(前206年),齊趙相繼為反,韓信登上了曆史舞台,此時據他投奔劉邦不過一個月。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