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謀漢 > 第27章 巨鹿之戰(下)

第27章 巨鹿之戰(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陳馀和張耳是“刎頸之交”,張耳一見面就怒斥陳馀見死不救,至國家于危難之中,陳馀無言以對。

趁着陳馀起身更衣,張耳偷走了陳馀的印绶,和心腹數人殺了陳馀的副将,夥同被陳馀收留的兒子張敖,裡應外合,奪走了陳馀的兵權。陳馀在數百名親信的掩護下得以脫身,從此與這些人寄情山水,以捕魚打獵為生。

張耳陳馀這對年少相伴、榮辱與共的至交好友,至此失和。

王離已俘,大秦帝國的長城軍就此收編在項羽麾下,此時秦将章邯是項羽的另一個目标。

章邯和他的骊山軍駐紮在棘原,項羽駐紮在漳水南,兩軍勢均力敵,殺得有來有往。

項羽深谙兵法,猶擅驅虎吞狼之術,他以王離為軍師,以長城軍為先鋒,諸侯軍隊為中鋒,與章邯的骊山軍開打。這樣即使輸了,削弱的是别人的軍隊,赢了,增加的是自己的威望。

而章邯這邊,每一仗損失的都是自己的人馬,兩軍不緊不慢鏖戰了三個多月,眼見着前線陣亡越來越多,後方補給無法跟上,他的心态慢慢崩潰了。

章邯不斷向秦朝廷上書,請求皇帝補充兵員和軍備物資,又持續打了兩個多月,依然沒有任何進展。此時四十萬骊山軍已盡數調往了棘原,章邯非但沒有把戰線向前推進,反而每天都有戰士陣亡的消息。

章邯和項羽的對戰就像是在酒桶上劃開了一個口子,日日夜夜消耗着大秦帝國的兵力和财力。章邯的戰報反反複複隻有一句話:他為了大秦帝國為了皇帝陛下守衛着棘原,拒敵于黃河之陰。他需要朝廷繼續給他募兵送糧發放軍饷,然而秦廷已經不願意再打下去了。

二世派遣使者責備章邯,痛斥他先是放松警惕讓楚軍渡河,再是連連失利不斷消耗大秦帝國的兵力。二世的原意是讓章邯速戰速決,不要和楚軍繼續消耗下去。在這個時刻,君主和将軍應當互相體諒。

不料使者罵得興起,一口咬定他早已暗降楚軍,是楚國的奸細,故意輸給楚軍。章邯連呼冤枉,使者放下狠話說要奏明陛下,殺了他的父母家人。

章邯立刻派自己的長史司馬欣前往鹹陽面聖,此時天下已然大亂,忠誠的将領們都在函谷關外平叛,朝堂上隻剩下一些沒骨頭的文官,丞相趙高一手遮天,把持着大秦帝國的朝政。

趙高不想看到皇帝和實權将領取得直接聯系,于是将司馬欣留在了司馬門,不讓他進宮。

司馬欣被阻撓了三天,内心恐懼不安,于是悄悄逃回了章邯軍中。他痛斥了趙高的隻手遮天,殘害忠良,勸章邯早做打算。

章邯内心更怕了,連夜遣使者前往楚營求和,項羽駁回了他的請求。

項羽乘勝追擊,命令蒲将軍帶兩萬水軍渡過三戶津攻擊章邯大軍的左翼,破壞秦軍的物資供給,斬殺他們的後勤兵,殺完就走,絕不戀戰。

與此同時項羽率領全軍渡過漳水,與章邯大軍正面交戰。章邯腹背受敵,加之對奸相趙高的怨恨,對遠在鹹陽的家人的擔憂。他想進宮面聖,但是派了無數使者前往鹹陽,卻沒有一個能聯系到二世。

心力交瘁之下,這位為大秦帝國盡忠盡勇的軍事奇才決定投降楚軍。章邯這樣的人,但凡放在一個心智正常的帝王手下,他都能建立一番功業。但凡他能有聯系到皇帝的機會,他都會是個絕對的忠臣。

可惜,此時二世已經被趙高架空了,章邯的父母和族人被下了獄。這位忠貞愛國的少年将軍,他眼前唯一的生路就是投降項羽。

思前想後,章邯派遣使者,願意帶着全部的骊山軍投降楚軍。項羽不願意受降,他并非濫殺之人,但是章邯殺了項梁,他想殺了章邯,為季父報仇。

他轉念又一想:章邯殺了季父是在戰場上,各為其主。且章邯确實是個難得的軍事奇才,過去的兩年裡章邯率領他的骊山軍陸續攻滅了各地起義軍,既有周章、田臧、李歸、鄧說、伍徐等各郡縣起兵的義軍,亦有齊魏楚趙等六國勳貴的私軍,死在章邯劍下的有齊王田儋、魏王魏咎、魏相周巿、楚将項梁。這些都是天下和六國舊地的風雲人物,悉數敗于章邯之手。而章邯,已經兩次向自己求饒。

此時擺在項羽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血戰到底,殺了章邯以報私仇。這樣勢必激起章邯的求生意志,也會對自己的兵力造成損失,即使殺了章邯,自己揚了名,卻也元氣大傷。

一條是議和,将章邯收到自己的帳下。彼時項羽初露峥嵘,收了章邯,整個天下都無法忽視他的實力,而且可以利用章邯的骊山軍為自己抵禦外敵。

項羽拿定了主意,于是召來負責看守押運糧草的軍吏,對他們說道:“如今楚軍的糧草越來越少,前線的消耗越來越大。諸位可有什麼辦法呢?”衆軍吏歎息流淚搖頭。

項羽又說:“前些日子章邯遣使求和,想要投誠于我,諸位以為可嗎?”

衆軍吏連聲說:“可。”

二世三年七月,項羽和章邯殷墟會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