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李嘉同愣神之際,一聲低低的阿姐,從他嘴中喃喃道出,湘舲聽了不覺感傷,若說這宮裡誰最在乎李姝慧,那非李嘉同莫屬。
李嘉同的母妃是張伶曼,生下雙生子李嘉初和李嘉同後,才晉封德妃。
張伶曼是張鴻煊次女,上面有個阿姐,下面有個阿弟。
阿姐張伶霜嫁給了李忠正為王妃,生下長女李姝慧後,不知道為何再無所出,妾室差點湊齊十二生肖也沒生下一兒半女,所以張伶霜後來過繼一子,李殊予。
阿弟張黎昕,娶了安昌侯次女兒韋如甄為正妻,生有一子張建安一女張建國;還有兩房妾室,陳雲雲生女張建甯,吳玉梅生子張建偉。
這一家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征是胖,到也不是胖的離譜,就是相比其他人圓潤很多。
李嘉同小的時候更胖的像個球,他們二人的母親是姐妹,因這一層關系,李姝慧不嫌棄他,更是護着他不被别的皇子欺負,對他最好,他幾乎對這堂姐,比雙生姐姐還要好。
湘舲能理解他怨恨所有跟李姝慧和親有關系的人,但是不能原諒他之後的所作所為。
畢竟,阿爺當年是心疼李姝慧,才請旨親自将她送到北燕,安排人暗中保護,又花費不少金銀打點周圍人事,還多方打聽北燕國君不是個粗暴兇殘的人,即使不受寵礙于岐國應該不會承受什麼太大的委屈,确認李姝慧在北燕的衣食住行絕對穩妥,才返回岐國的。
隻是誰也沒料到李姝慧會不幸去世,阿爺聽聞噩耗一夜未眠,十分内疚。
按照她對李嘉同的了解,李嘉同本性不壞,甚至有時候會有點幼稚,其背後之人應該也熟知這一點,利用他對李姝慧的手足之情,來實施一系列的計劃。
那麼登上皇後之位的人,一定不簡單。
絆倒皇後,陷害李岚的計劃,并不是一蹴而就。
就好像岐軍的糧食問題,長達三年之久,也僅僅是使用較為陳舊偶有發黴的糧食,就算是岐軍自己也會有糧食保管不善,雨季多發,但此人也隻是将此類問題普遍化而已。
還有就是韓虎特殊制作用于軍靴的布料,軍靴本就是消耗品,時常更換,每一批的軍靴都由兵部統一調配,軍靴一部分來自少府監下設的織染署,大部分還是與朝廷合作的大型織染坊,憑他一個人的小作坊,是不可能完成很大量的軍靴制作的,要想岐軍人手一雙,那要猴年馬月。
最後便是皇後的寒咳,聽禦醫說起,起初的兩年裡太醫令診斷為熱邪犯肺,皇後火邪太盛,故而用了不少大寒的藥,吃了藥就好,不吃藥就咳嗽,皇後不知道從那聽說冬泳練肺,驅邪洩火。
讓人備了不少冰塊在池子裡嘗試遊泳,咳嗽沒治好,反而寒氣入肺,又成了寒咳。
随之李嘉同出事昏迷,開始用藥,差不多将近一年半的時間,皇後的病前前後後治了三年半才離世。
因咳疾而亡的人每天都會在極其痛苦中度過,呼吸困難而導緻窒息,頭痛劇烈幾乎無法睡覺,無法抑制的劇烈咳嗽,嘔吐腹瀉更是常見。
湘舲發現這些事,有個共同點就是發酵時間跨度非常長。
背後之人,其心扭曲甚恐,極為喜歡鈍刀割肉,慢工出細活,令其痛彌甚。
亦或那人同樣備受煎熬,正身陷囹圄不可解脫,故而将痛楚之時,以數倍施加在别人身上。
回去的路上,湘舲光是想想這些發生的事,就隐隐的頭皮發麻,不寒而栗。
那些還沒發現的事,正待緩刀以斃,衆人有大把的時間體會痛徹心扉。
夜路人多,大概是心裡有鬼的人目的都差不多。
湘舲知道陳主藥手裡應該還有皇後用的藥,尚藥局散值要搜身,最穩妥的法子就是将藥留在尚藥局,摻在其他藥裡,也不會令人發覺,于是夜深後她來尚藥局碰碰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