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思盈盈 > 第6章 衛國公府

第6章 衛國公府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難得閑暇,秦氏索性将國公府前事與女兒分說。

衛國公府共有三房,長子薛謙和次子薛诏都是遠在梅溪的薛老夫人所出,三子薛讷是老國公的一位姨娘所出。

這姨娘因難産而去,是以薛讷亦養在老夫人膝下。

老夫人出身海右甯氏,是大家貴女,對三子嫡庶一體教養,長子薛謙襲爵,娶妻陳留謝氏,便是他們這一房。

次子薛诏好武,繼承了老國公的衣缽進入軍中,他身先士卒,作戰勇猛,可惜早早陣亡,他去時無一子半女,遺孀劉氏也是京中人氏,年紀尚輕,哭得死去活來。

本朝不禁寡婦再嫁,又何必兩家結仇,便由老夫人做主,寫了和離書歸家,後來遠嫁離京,薛家還私下裡送了份添妝,這些年來早已不通音信,隻聽說她後來嫁的夫家雖門第不顯,待她卻甚好,如今也是兒女雙全。

三子薛讷讀書不成,經商卻頗有天分,索性回了祖籍梅溪,打理家族庶務,又做綢緞布匹生意,他妻子梅氏是商家女,家中也甚有資财,與薛家常有生意往來。

梅氏生得美豔,是薛讷自己看上的。老夫人命族人細細打聽過,梅氏雖是商家女,但品行端正,性子利落大氣,便應了薛讷所求。

成婚後,果然夫妻恩愛,于經商緻富一道更是夫唱婦随,這些年來背靠京城國公府,越做越大,當然每年送來京中的也頗可觀。兩人育有二子一女,年歲尚幼,便是長子也是堪堪入學的年齡。

到她當家了才知這些,薛謙父子官職不高,又無甚油水,俸祿微薄,國公府仰仗着這份祖業,還有梅溪三爺源源不斷的輸血,才維持了昔日的體面和風光。

而她原是老國公麾下百戶之女,因父親死在戰場上,母親早逝,族中再無親人,老國公憐憫,見她孤苦無依,便将她帶回府中養大,老夫人雖待她不親熱,卻并未于吃穿上虧待了她。

隻到了年紀,父母俱亡的孤女,這親事卻不好說。

老夫人所着官媒提的那些人,在她眼裡,無論家世、人才還是相貌,均不及薛謙。

她與薛謙一同長大,早已彼此有情,可又知,以自己的身份,難當國公府的宗婦之位。

可她也不願舍下國公府的富貴去低就,索性趁着薛謙醉酒,委身于他,薛謙酒醒之後,便要納她為妾。

老國公夫婦起初不允,将陣亡将士的孤女撫育成人,原是積善行德的好事,好好的女孩兒卻做了自己兒子的妾室,傳出去成了什麼。

她含着淚跪在老夫人跟前,苦苦哀求,道自己的清白身子已給了薛謙,若不能進府,便無人可嫁,隻能絞了頭發做姑子去,求老夫人給她一條生路。

薛謙看她滿面淚痕,憐惜不已,也跪下一同懇求,老國公大怒,在祠堂請了家法,還是謝氏大着肚子求情。老國公看在長媳面上,才放下誡鞭,卻也知無法可想,隻得捏着鼻子認下此事。

陳留謝氏亦是望族,謝氏嫁過來後先後生下謝淮川和謝辭盈,因生薛辭盈時險些産厄,傷了身子,在薛辭盈兩歲時病逝,彼時薛淮川已啟蒙,在外院讀書,薛辭盈便養在老夫人膝下。

直到謝氏去後,妻孝一年,薛謙執意将她扶正,老夫人再次大怒,然那時老國公已去,老夫人拗不過兒子,從此對她便沒有好臉色。

這中間有些事,她不便與女兒直言,但妾室扶正,在京中世家極為少見,是以秦氏雖是國公府的當家主母,處境卻有些微妙的尴尬。

尤其是老夫人因對她不滿,便将管家權一直攥在手裡,待薛辭盈将及笄時,更借着學習中饋的的名頭,将不少家事直接交給了薛辭盈,做着借此過渡到薛淮川未來妻子手中的打算,她這國公夫人當得有名無實。

也就是三年前那一場宮變,薛辭盈雖被不知打哪冒出的自稱神醫的江湖術士救了一命,卻出氣多,入氣少,纏綿病榻多日,老夫人心急如焚,抓着那神醫不許人離開,求他救人救到底。

那江湖神醫被纏不過,便沉吟着道:“老夫恰要南下尋幾味草藥,若你家舍得,大小姐可一同去,老夫途中根據大小姐情形,調整醫案,再者,在四時溫暖之地将養兩三年,亦有助康複。”

老夫人早因孫女的情形日夜焦慮,聞言不過躊躇半晌便一錘定音:“神醫何不早說?我家祖籍便在湖州,神醫不拘想要什麼,我家皆可尋來,如此,老身便攜着孫女,與神醫同行。”

老夫人帶着孫女,打着扶老國公靈樞回鄉的名義匆匆離京,别的且顧不上。

罩在她頭上的大佛走了,她舒了一口氣,暗暗歡喜自己拿回了國公夫人應有的掌家之權,一時順心無兩。

京中無人掣肘,她按着心意給女兒操辦了盛大的及笄禮,也堵上了那些暗地裡竊竊私語的貴婦人的嘴。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