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苗疆往事 > 第71章 前塵事(上)09

第71章 前塵事(上)09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她撤了法術,轉而向兩人問道:“你們能告訴我些什麼嗎?關于我的母親。”

梁家齊搖搖頭,把目光投向魏初音。

魏初音莞爾一笑:“他沒見過你母親,但我見過,承蒙容老關照,我很早以前就在這裡居住過。”

“那個時候,我還親眼見證了你父母結婚時幸福的模樣。”魏初音說着,目光轉向梁家齊。

她與梁家齊自殒命後分隔多年,終日飄蕩在這人間,無處為家。終于有一日遇見了前去旁人家中驅鬼的容老,容老一眼看穿她的孤苦,又無法渡她輪回,便讓她得空可以常來自己家坐坐。

魏初音哪有沒空的時候,她隻是害怕打擾,才沒有直接在容老家裡安家。

不同于那些不通鬼神的普通人,容老和她的女兒麗書都是有法術的巫女,她們能看見她,麗書甚至願意和她交流,交流她生活的那個年代,交流現今的這個年代。

魏初音算是家境不錯,生前讀過書,和未婚夫梁家齊也算是青梅竹馬,兩人原本準備一路往西在重慶定居,但路上遇到空襲,隻能逃到山中,逃到山中的他們迷失方向,又遇到一夥土匪,到最後,财盡人亡。

再有意識的時候,梁家齊已經不在身邊,而魏初音自己則成了無處可歸的遊魂。

自從成了遊魂,魏初音從另一個角度重新見識了這個世界,世界的喧鬧,戰争,和平,發展通通與她無關,她孤獨的存續着自己的意識,想徹底解脫都不知道方法。

她遇到麗書後,終于找到了一個傾訴對象,她把她近百年的無奈訴說出來,希望麗書能給她一個解脫。

可是麗書說,她會幫她找到梁家齊的下落。

隻要有梁家齊的下落,魏初音就不會覺得這樣孤苦,如果梁家齊已經輪回,她也要盡可能地幫助魏初音輪回。

魏初音把這些都告訴宋竹,她微微笑着:“你和她長得不是太像,但内心卻很相似。”

當初,麗書告訴魏初音,如果梁家齊沒有輪回,那他的魂或許是被人禁锢住了,所謂世間的困局、結界,雖然有的是來自天地之力,有的是來自施法之人的修道之力,但本質是一樣的,是一物克一物的道理。

既然梁魏二人互相牽絆,她會以魏初音的魂魄為起點擺一個陣法,以此去搜尋梁家齊的下落。

後來,麗書結婚懷孕,魏初音一直看着陪着,聽着宋竹呱呱墜地的聲音,記着麗書留在世上的最後一眼。

她已經飄得太久了,很多事離她很遠,她甚至不記得自己父母的模樣,也忘了梁家齊與她死别時候的神色。

但麗書死的時候她還記得,回憶起這一幕,魏初音眼光溫柔,她也還記得宋竹那個小嬰兒的樣子。

“後來呢,她還是沒能找到梁家齊?”宋竹第一次聽人說起母親這方面的事情,難免好奇。

父親口中,母親總之就是各種好,既能幹又漂亮,就是可惜英年早逝。外婆口中,母親是個聽話又懂事的乖女兒,從沒讓她多操過心。

宋竹的名字,也是母親起的,很簡單的寓意,就是希望這個女孩像竹一樣正直且堅韌。

魏初音看了一眼面前的結界,指着它說:“這個結界就是從你母親的那個陣法衍變而來的。”

雖然麗書沒有直接找到梁家齊,但後來,容老按着麗書留下的陣法,還是找到了他,他的靈魂确實是被人困住,不得解脫。

她們要去救他。

困住梁家齊魂魄的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男人,同樣會法術,出手毫不留情,容老拖住他,而魏初音則趕去破除陣法。

“那時候有個小女孩。”魏初音說:“那個小女孩巧妙地動了動院子裡石頭路還有圍着家齊的金魚缸、松木盆以及香爐的位置,陣法和結界就破除了。”

梁家齊補充道:“那個小女孩也蠻厲害的。”

陳朔聽言,轉頭去看了看劉歡歡的反應,見劉歡歡目光呆呆的,腦子裡也不知道在想着什麼。

察覺到陳朔的目光,劉歡歡才有些不好意思地開口:“我那時候就是覺得那院子裡的東西擺的有點奇怪,我讀過師父寫的書,覺得按師父的風格,那東西不該是這麼淩亂的,哪想到竟會動了師父的結界。”

梁家齊聽懂了她的話,問道:“你就是當年的小女孩,那個禁锢我的男人,就是你的師父?”

“是。”劉歡歡點點頭:“我那時候覺得你可憐,我也想救你,但放你出陣,實在是無心的。”

劉歡歡還有一句話沒說出口,當年她也确實是覺得師父的行為是不對的。

梁家齊倒是看得開:“這便是天意吧,安排我們在此處重逢。”

他們這些對話卻提醒了宋竹。

小時候她在閣樓上玩耍,外婆總是提醒她注意磕碰,并且,她也一直覺得閣樓上這些東西的擺放有些難以言說的不協調感。

撥稻殼的扇米車靠着窗沿,打糍粑的石臼裡插着個被熏得老黑的吹火筒,煮油茶的老鐵鍋鏽迹斑斑,燕子窩隻剩半邊挂在屋檐下,卻一直沒有燕子來修補。

依母親的性格,宋竹想,她應該是十分規矩地把東西收拾好,更何況眼前這些東西,似乎還對應了陰陽五行。

吹火筒,那就不應該是插在石臼裡,應該是屬火,該擺在香爐的位置上,也就是靠着裡牆。

扇米車屬木,與這屋子屬性相當,但它應該靠近倉庫,這樣才好做剝殼之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