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93年,韓、魏兩國合兵抗秦,會戰于伊阙(河南省洛陽市南),秦軍在白起指揮下大勝,殲敵24萬多人,韓、魏兩國的兵力受到嚴重削弱。此後,秦繼續進攻、蠶食三晉,到公元前286年止,已經占據了三晉一半的土地,首當其沖的韓、魏大大被削弱了。
秦楚之間,公元前299年,秦王以結親為名,約楚懷王去武關(今陝西省丹鳳縣武關鎮)相會。楚懷王再次不聽屈原勸阻,聽信子蘭之言赴會,果然被秦兵劫持,押送到秦都鹹陽。兩年後,他逃跑不成,憂憤而死于秦(看曆史總有覺得楚懷王智商不夠的感覺),他死前,秦軍攻楚,殺楚軍5萬,奪去15座城市。
秦國的日益壯大,使秦昭王不滿足于王的稱号,要稱帝以示尊嚴,準備取周而代之。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王約齊愍王一起稱帝,秦為西帝,齊為東帝。12月,在縱橫家蘇秦勸說下,齊愍王去帝号,迫使秦昭王也取消了帝号。兩強稱帝,暴露了他們吞并五國、瓜分天下的企圖,使五國十分惶恐,導緻了五國攻秦和六國攻齊兩大事件。韓、趙、魏、齊、燕的五國攻秦,由于各國各懷目的,難以統一步調,最後無功而散。
公元前284年,燕、秦、楚、趙、魏、韓六國在秦王組織下聯合攻齊,燕軍在名将樂毅指揮下大敗齊軍,長驅直入,攻占齊國都城臨淄,攻取齊國七十多城,齊國隻剩下莒、即墨兩城,齊王逃奔于莒。五年以後,在齊國名将田單指揮下,齊軍才打敗燕軍,收複失地。經過這次打擊,齊國國力大衰,此後就不是秦的對手了。
公元前280年以後,秦軍更開始集中兵力攻占了大片楚地,并于公元前278年由名将白起率兵攻占了楚國都城郢。楚國就此一蹶不振,一步步地在走向滅亡。在郢都陷落後,偉大的愛國詩人和政治家屈原不忍心眼見楚國滅亡,投汨羅江自盡。後人為了紀念他,在端午節會劃龍舟。
司馬遷還記錄了秦國向東周和西周借道,想通過兩周之間的地區去攻打韓國的事。周赧王擔心:借了道會得罪韓國,不借又會得罪秦國。大夫史厭便對周赧王說:“為什麼不派人去見韓公叔呢?就對韓公叔說:‘秦國敢穿過周地去攻打韓國,是由于信任東周。您為什麼不給周一些土地,并派出人質前往楚國呢?’這樣,秦國一定會懷疑楚國,不相信周君,也就不會攻打韓國了。您再派人去對秦國說:‘韓國非要給我們周一些土地,想以此來讓秦國懷疑周君,周不敢不接受。’秦國也就沒有說詞兒,不讓周接受韓國的土地了,這樣就既得到了韓的土地,又是聽命于秦國了。”
秦國召見西周君,西周君不願意去,就派人對韓王說:“秦國召見西周君,他是想攻打大王的南陽,大王為什麼不派兵駐守南陽?周君将以此為借口不到秦國去。周君不到秦國去,秦國就一定不敢渡河來攻打南陽了。”大概是看對方有防備,就不能輕易出兵吧。
東周和西周打仗(都這麼點地方了,還打來打去,越打越爛,小心别人一口氣就給吹沒了),韓國派兵去救援西周。有人為東周遊說韓王說:“西周原先是天子的國都,有許多鐘鼎寶器和貴重的寶物。您如果控制住軍隊不出動,就可以讓東周感激您,又可以使您盡得西周的寶物。”所以結果如何呢?大概是韓國按兵不動得好處,東周西周都沒打赢,周赧王還繼續做了好多年天子。
周赧王被稱做成君。楚軍包圍韓國的雍氏,韓國向東周要兵器和糧草,東周君(不是周赧王)姬班害怕,叫來蘇代(他有個同族的哥哥叫蘇秦,就是佩戴六國相印、跟張儀齊名的那位)把這事告訴他。蘇代說:“您何必為這件事擔憂呢!我能使韓國不向東周要兵器和糧草,又能讓您得到高都。”東周君說:“你如果能辦到,我可以把國政交給你。”
蘇代會見了韓相國公仲侈說:“楚國包圍了雍氏,原來計劃三個月攻下,如今已經五個月了,還攻不下來,這說明楚兵已經疲憊了。現在您向周要兵器糧草,就是向楚宣告您自己已經疲備了。”韓相國說:“對。可是使者已經派出去了。”
蘇代于是說:“為什麼不把高都送給東周呢?”韓相國非常生氣,說:“我不向東周要兵器糧草也就夠可以了,為什麼還要把高都送給東周呢?”
蘇代說:“把高都送給東周,東周就會轉過來投向韓國,秦國聽了一定很惱火,怨恨東周,與東周斷絕使者的往來,這樣就等于是拿一個破爛的高都換來一個完整的東周。為什麼不給呢?”
韓相國聽了大樂說:“好。”果然把高都送給東周了。
這裡面涉及到四個國家,韓跟楚國打仗,找周國要糧草,蘇代代表東周找韓國要了一個城,說是用來離間東周與秦國的關系,從而達到韓國實際控制東周的目的。韓相還答應了,當然是名義上給還是實際上真給了存疑,畢竟交接是一件很費時間的事情呀。
戰國末年真的是一個很奇妙的時代,一個個文士口吐蓮花,縱橫捭阖,“三寸不爛之舌抵百萬雄兵”,演繹出許多我們都無法想象的故事。
周赧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81年),大夫蘇厲(他也是蘇秦的同族兄弟,蘇家出了五兄弟奔走于各路諸侯之間)對周赧王說:“秦國攻克韓國、魏國,打敗魏國大将師武,往北攻取趙國的蔺、離石二縣,這些都是白起幹的。白起這個人善于用兵,又有天命佑助。而今他又帶兵出伊阙塞去攻打梁國,如果梁國被攻破,那麼西周就危險了。您為什麼不派人去勸說白起呢?您可以講楚國養由基(楚國将領,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神射手,百發百中,百步穿楊都是講的他的故事,他勇猛善戰,但是等他年老的時候,吳楚兩國發生戰争,養由基被吳軍包圍,被吳軍萬矢齊發,死于亂箭之下)的故事給他聽,然後說:“如今,您攻克了韓國、魏國,打敗了師武,往北攻取了趙國的蔺、離石二縣,您的功績是很大了。現在您又帶兵出伊阙塞,過東西兩周,背對韓國,攻打梁國,這一次如果打不勝,就會前攻盡棄。您不如假稱有病,不要出伊阙塞去攻打梁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