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關山北 > 第21章 賜婚

第21章 賜婚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淮陵王?!衆人俱是一驚,永和帝刹時反應過來,喜出望外:“快,快宣,淮陵王進殿!”

不到片刻功夫,方式通報時才到宮門外的準陵王已至殿前。身着銀甲,面容些許憔悴,好在穿戴齊整,雖風塵仆仆但未見其散亂,想必早已提前打理過,“兒臣叩見父皇,皇貴妃。”

“起身罷,一家人不必如此講究虛禮。”永和帝了卻一樁牽挂,心情更是愉悅,“來人給二皇子添副杯盞,就同,同朕一桌罷,父子同樂。”

“父皇,不若讓皇兄同我一桌罷。我與皇兄許久未見,難得一面,也有許多話想和皇兄說。”一整晚不曾吭聲的傅明淵趕在谏臣開口之前,率先堵住悠悠衆口。

“也好,你們兄弟二人一母同胞,合該親近些。”永和帝示意侍候的小太監将杯盞置于四皇子面前的幾案上,又命人另擡了一張小幾置于四皇子身旁,以便淮陵王入座。

淮陵王從容入座,不免詢問起傅明淵近來的身體狀況,“阿淵,近來身子如何?前幾日回京途中聽聞得知你病疾複發,如今可好利索了?”

“阿兄遠在東南竟也聽聞得知,看來有些人确實坐不住了。”傅明淵些許吃驚,但也很快平靜下來,“無妨,溫太醫開了方子。我這副病軀,也隻能日複一日的溫養着。倒是阿兄,年前與你通書信時,說的不是不歸京麼?怎的又趕回來了。”

“沿海無戰事,暫時掀不起風浪,放心不下你回來看看,此其一。”淮陵王本就不是話多之人,此時更是言簡意赅,“其二,江南不太平。地方州官隐而不報,我回來禀告父皇,提請派人徹查江南。”

徹查江南?傅明淵不動聲色,内心卻繃緊心弦。若非出了什麼大的變故,依他皇兄的性子斷然不會言重若此。

江南一帶,皇兄擁有管轄權的隻有兩浙兩廣。沿海無戰事,隐而不報,能讓地方州官哪來這麼大的膽子隐瞞天聽,除非事态遠超掌控,亦或者其中有世家手筆。兄弟二人對視一眼,默契地轉換話題。

他們二人聊得融洽,自打淮陵王入殿的那一刻起,江策川的一雙眼就未曾離過他身上。

要談論起領軍作戰的本領,泱泱大晉,普天之下能讓他心服口服的,一隻手也數得過來。而四殿下的這位同胞兄長,正是其中之一。

淮陵王傅亦琛,四皇子傅明淵一母同胞的兄長,于諸位皇子之間齒序行二,自大皇子早夭後便是名正言順的第一順位繼康人,占嫡又占長。

約莫長了四皇子五歲光景,早已出宮建府,入朝聽政。領二品成海到中事,鎮守東平海道。不過三五年光景,原本倭寇橫行的東平海道,在這位皇子的治理下,業已風平浪靜,海貿繁榮。沿海富庶,憑政績等功而封郡王,特賜封地淮陽。

若不是這位王爺統領大晉東南水師,尤其善于海戰而非陸戰,他還挺想同這位王爺交交手的。自從班師回京以來,新打造的堪輿沙盤盡在書房裡吃灰,江策川不無可惜地想。

因着傅亦琛的突如其來打斷了有關七皇子婚事的争吵,隻好将此事壓後再議。不過衆人都默認王氏嫡幺女嫁與七皇子為妃一事,已是闆上釘釘,永和帝下達正式旨意,不過是時間問題。

此時殿上歌舞依舊,又一位官宦小姐上前獻樂。兩名宮待小心翼翼地擡上一架古筝,素手輕撥,泠泠之聲不覺乍響。

傅亦琛停止交談免得打亂她的演奏,但也并不将她的獻樂放在心上,不以為意至極。适宜在佳節宮宴這等場合彈奏的樂曲,無非就那麼幾首,而他自幼長于宮牆之内,早已聽膩。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位小姐并未選擇任何一首慶賀樂曲。當充滿金戈鐵馬之意,滿滿肅然殺氣的铮铮樂聲,自她指尖顫鳴的筝弦噴湧而出時,似乎有什麼撕裂時空,于千軍萬馬之間厮殺。

一曲畢,滿室靡靡之氣一掃而空。傅亦深回過神來,望着那抹窈窕倩影,似乎有幾分熟悉感湧上心頭,不覺問道:“這是哪家的女兒?”

高台之上,永和帝同時出聲:“好!不愧是徐相愛女,徐愛卿教女有方啊!來人,賜賞!”

待他們父女二人拜謝過後,複問道:“徐相嬌女如此溫婉淑娴,氣質如蘭,可有如意郎君之選?若有,朕即刻便可下旨為你二人賜婚;若無,不如在朕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子裡挑選一個,培養培養感情,徐愛卿以為如何?”

徐家小姐聽聞此言,還未答話,她父徐相卻已誠惶誠恐地推拒了:“多謝陛下擡愛,但小女生性柔弱,且自幼身嬌多病,恐性情有失,配不上皇子妃之位。”

永和帝心有遺憾但也無可奈何,總不能強行下旨,将徐相愛女随便指給他那些個不成器的兒子其中之一吧?屆時平白造就一對怨侶,毀人姻緣,有損功德,于是此事便到此而止。永和帝又略微地坐了一會兒,察覺天色已晚,便提前離了席。

皇貴妃見怪不怪,半點驚訝也無。每年除夕夜宴,皇帝總會提前離席,獨自一人在未央宮待上整整一夜,這幾乎已成宮内慣倒。

操持一日,她到底也是乏了,也知席間有不少年輕的嬌娘兒郎們早已坐不住,索性便讓衆人自行玩樂,看過火樹銀龍後再離宮回府。也好讓她借機躲懶偷閑,小憩一會兒。

得到皇貴妃的準許,除開幾位年事已高,腿腳不便的老臣,還有幾位懶得動彈又畏寒的大臣們,其餘大臣也都三五成群,結伴去了殿外等着觀賞工匠們點燃火樹銀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