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生活所迫。”謝炎把頭發别到耳後,戴着圍裙站在爐前翻炒,“女神也要食人間煙火,還是自己點火的那種。”
梁夏聽到這句“自己點火”,不禁笑出聲。她站在廚房門口看了一會兒謝炎熟練地翻鍋,又悄悄轉身走進客廳,打量起這個上次來時還沒仔細看過的空間。
灰藍色的沙發柔軟整潔,靠墊的搭配帶着些許北歐風的克制感。茶幾上擺着兩隻造型别緻的玻璃杯,線條流暢,像是從市集淘來的設計款。靠窗的角落有一株葉片碩大的龜背竹,顯然照顧得很好——枝葉挺拔,綠意盎然。沙發後那整面照片牆更是吸引了她的注意。
整面牆貼滿了照片,從地闆延伸到天花闆,幾乎沒有空隙。陽光海灘、雪地滑道、朋友聚會、生日合影……每張照片都記錄着謝炎生活的不同瞬間,看得出不是為了裝飾,而是真心想留下的回憶。
她走近些,指着一張熟悉的明信片問道:“這是我寄給你的?”
“嗯。”謝炎在廚房沒擡頭,邊忙邊說,“你剛出國那陣,常會寄明信片回來。西雅圖、夏威夷、波士頓……你自己可能都不記得了,我都收着呢。”
梁夏手指輕觸那張泛黃的卡片,心裡泛起一陣異樣的情緒。她幾乎已經忘了那些在旅途中匆匆寫下的問候,而謝炎卻默默保留至今。
她的目光落到牆角的一張照片,那是畢業晚會那天的合影。照片裡她正半蹲着扶着那塊誇張的“女神燈牌”,擡頭望向謝炎。而謝炎也低頭看着她,嘴角帶着笑,手放在她肩上。兩人之間的互動在那一刻被精準捕捉,鏡頭之外的情緒似乎也被封存在了那張相紙上。
“這張我都沒見過,好懷念啊。”梁夏輕聲說。
“我特别喜歡這張。”謝炎從廚房探出頭來,臉上帶着油煙中難得的溫柔神色,“很有故事感。”
梁夏怔了一下,仿佛這才真正看清了照片裡的那個瞬間。那時的謝炎,是這樣溫柔地看着她。她以前從沒留意過,大概是因為自己一直在回避,從不敢真的正視那份眼神。
照片牆上還有幾張和朋友的合影,其中兩張尤其顯眼——謝炎和一個男生的合影,一張是兩人并肩而站,笑得暢快;另一張則是謝炎搭着對方的肩膀,做了個鬼臉。那個男生看起來陽光、有活力,笑容幹淨得讓人移不開眼。
梁夏站在那兒,看了很久。她沒有問那是誰,也不敢問。
是前男友?是現任?還是隻是老朋友?她無法判斷,也不想貿然打破此刻的平靜。
有些話,問出口了,反而更顯得格格不入。
謝炎的聲音從廚房傳來,把她拉回現實:“你肚子肯定餓了吧?最後一個菜就好,馬上就能開飯。”
“我不急,反正女神的手藝,等多久都值得。”梁夏答得輕松,語氣也變得自然起來。
她坐在沙發上,環顧這個被生活填滿的房間,心裡忽然浮起一種柔軟的感受。這個夜晚還很長,而她并不急着知道答案,也不急着推開或靠近。她隻是想,或許現在這樣,一點點走進對方的生活,也是一種恰當的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