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或者我的日志 > 第50章 追靈記2

第50章 追靈記2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因那時我兼任着社科助教,所以也算在這大社會中也取得了一些例證。

總想着這些是有助于我的研究的(這是一個我一直更改不掉的毛病),所以我将其記錄下來。

·

一、茅廁論

若将大社會比作一座巨大的公共廁所,通俗而言也可比作茅廁,而裡頭的廁紙作比公共資源——我個人認為這個比喻還是頗為恰當的。

這些茅廁裡像是有一個看不見的小偷。

前一晚打掃這間茅廁的人剛放上的新廁紙,我今早踏進去,卻發現全不見了。

這是因為存在一個所謂的“偷廁紙的小偷”嗎?

其實不然。

隻因每個進入茅廁中的人在使用廁紙時,不知節約——當每個人都抱着盡管隻能算是威毫的“多取一點點不會造成多大影響”的想法,那紙卷便隻剩下紙筒了。

淡若要求每個人都有“節約廁紙”的意志,那反倒是我的“不道德”了。

在我正式開始研究“靈”之前,就确切地認識到,能接受道德感染的,是那些本質上(就像是追尋河流源頭一般)追溯其“靈”便是淨白的人。而其它,啊,其他那些,若讓他們聽見我這對于他們而言“大逆不道”的言論,他們已經憤憤站起、跳着腳指着我的鼻尖咒罵了。

二、籠論

我以還曾堅持過心理咨詢師(不是醫生)的經驗,以及從自身實驗……時間後的結果,(勉強賭上個人的信譽),可以證實——當心靈受到家庭創傷後,人們的“靈”智往往會走向兩種極端:無差别(極端)創傷他人和無差别(極端)為他人着想(因此“極端”為程度,具體程度以不同個體的不同創傷程度而定)。

像我認識的那些臨時同事們,無一不是受到家庭傷害而當了心理咨詢師的可憐家夥(他們自身的經曆已經完全可以算作“經驗資深”了)。

但其實,我并不具備同情他們的資格。

我們這類家夥,往往是最不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的。

若想加強和咨詢者(也就是我的臨時合作夥伴、顧客)加強心理鍊接的話,通俗而言,就是讓他感受到我對他的共情,我會講講我自身的經曆。

說實話,我覺得這不算一個很好的例子。

但好歹也是可以寫入那種專家寫的“以掩去病人姓名後的案例作為分析人類心理的研究類學術用書”的程度。

所以勉強當成一個故事,放在這裡,便不算那麼乏味了:

我小時候,大概10歲以前,曾一度以為婚姻是美好的,是對他人的祝福。(所以我那時才一度好奇自己三十多歲的小姨為何不結婚。)

可後來,當我發現人類的本質,即“靈”,是何其渾濁(大多數),我便極端地否定了過去自己的想法,但也并不苛責。

不可否認的是,概率而言,世界上的确存在着幸福的家庭,但少數是不具代表性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