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小劉是一名城裡的教師,但這幾天呢他正在為找學校的事情發愁。
他不是為自己的小孩上學找學校,也不是為親戚朋友的孩子讀書找學校,而是為自己的職稱晉升找學校。
原因是這樣的,根據最新的職稱評審文件規定,無論是晉升中級還是高級職稱,都需要下基層工作一年的服務經驗。可以往都是符合條件的老師們到學校辦公室報名,學校審核條件合格後将名單上報教育局,然後由教育局統一分配。
但今年,學校通知說教育局要大家自行找支教學校對接,最後将支教學校名稱上報教育局即可,而且上報支教的時間僅為半天。但是這樣一來,可是讓小劉這類老師犯難了。
為何呢?因為小劉這類老師不是本地的老師,有些甚至是外省的老師,他們在這裡沒有任何人事關系,可以說是人生地不熟。
所以他們隻能選擇本地老師尋求幫助,請客吃飯,幫助聯系。但是三輪下來,本地同事也是打了許多電話,卻都是無果。
雖然其他本地老師也找到了接受學校,但是也還是忍不住吐槽今年這般“騷操作”。
“我為這所學校辛辛苦苦十幾年,雖說貢獻不大,但至少每天盡職盡責,卻是在即将晉升職稱需要學校的時候,學校把我們抛棄了。”
“其他學校都是将名單報到教育局,由教育統一分配,那為何我們學校要由我們自己去找呢?為什麼要區别對待呢?”
“因為原來的校長走了,新來的校長人際關系不行。”
“青年教師是這座學校的未來,如此領導明顯是在毀學校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