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說罷起身,從内室取出一隻金钗遞給宋照清。
“簪上她,你就能回去。”老闆的聲音像水一般平淡,“你若是回去……”
宋照清接過金钗,卻并未細聽老闆究竟講了什麼。
她明白,前世終究是前世,自己還是自己,前生所見,于她而言就是别人的故事。
既然她無需回到過去,也自然不會用到這隻金钗。
幾個月來,她曾多次去店裡找過老闆,但老闆并沒有要她歸還《金石錄》的意思,她索性一直看了下去。
她默默陪着前生的自己度過了甜蜜歲月,看着那個靈動的少女愈發成熟,舉手投足間的氣韻也愈發濃厚。
李趙二人将日子過得如同詩詞般唯美,隻是……這詞的下阙,不免有些艱辛。
先是一場家難給了這阙詞轉折。
幾經離合,幾經聚散。兩人被迫離開了曾經給予他們溫暖的京師,投奔了青州。
但讓宋照清欣慰的是,這對恩愛的比翼鴛鴦,無論流落到哪裡,都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甜蜜。
李清照抱着僅剩的首飾進了當鋪,她咬一咬嘴唇,對着店鋪裡的夥計點下了頭。
她隻留下了一隻金钗。
那是她與趙明誠初遇時,頭上簪得那隻,是青梅子樹下留存的羞澀。
宋照清看過去,不覺有些驚訝。
那隻金钗,竟然與老闆交給她的那隻一模一樣。
或許……這金钗真的有什麼魔力不成?
宋照清對老闆所說的回到過去依舊是抱有懷疑。
李清照出了當鋪。
各式的首飾不再屬于她,可她卻欣然拿着這筆錢給丈夫買了字畫書卷。
如果僅僅是這樣,還不足以讓宋照清開始思考金钗的事。
真正動搖她的,是那場戰亂……
公元1126年,靖康之變。金人的鐵錘一下就把大宋歌舞升平的美夢擊穿。
李清照含淚把部分文物鎖在屋中。車馬在塵埃中漸行漸遠,青州的老屋沒了生氣。
宋照清想知道這些東西的下落,好奇驅使她留了下來。
小路深處,她看見一個身穿赤龍長袍的男人緩緩走來,那張略有些蒼白的臉在她的面前逐漸清晰……
什麼!
是啞舍的老闆?!
不,不!一定是自己看錯了……
宋照清揉了揉眼,可那人分明與自己在店裡見到的人一模一樣!
他隻是輕輕一握,宅門的銅鎖便打開了。
宋照清不記得屋子裡的書被運去了哪裡,她隻是深深沉浸在震驚之中。
那個男人,不僅僅是面容,就連他身上那種奇怪的性情,都無一例外地在向宋照清宣布:他,就是老闆……
夢醒了,宋照清仍然想不明白,那個男人,似乎真像自己預感的那樣,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再說李清照這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