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琬見景盛帝走遠了,才忍不住指了指自己腦袋:“他是不是這裡有問題?”
不怪蘇琬會這麼想,實在是他的行為很容易就讓人産生這種誤解,各方面來講都是如此。
至于為什麼現在才産生這種想法,主要是,雖然入宮三年,但蘇琬鮮少跟景盛帝交流,自然也就不清楚他的秉性了。
顧世窈攤手:“我倒希望他有病。”
景盛帝看起來是個美人說什麼他都能答應的主,但實際上他付出的隻是些他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東西而已,這點從他後宮品級稍微高上一點的都沒有他從民間帶來的女子就看得出來,并且,這些女人的娘家也并沒有因此雞犬升天,甚至連個小官職都沒撈着。
顧世窈甚至知道,某個嫔妃的弟弟以姐姐是皇上的妃嫔為由搶奪讀書人的妻子,不到一周就被杖斃了,那個嫔妃也因此失寵,由此可見,在大事上他還是能拎得清的。
但他同時也視禮教為無物,所以他随口就能答應顧世窈出宮爬山的要求,要知道,入了宮的妃嫔,是很難出宮的,連想見父母,一年到頭都未必能有一次,且還得她們千裡迢迢進來,父兄這些‘外男’則更是連見上一面的可能都沒有。
可景盛帝就完全不在意這些了,事實上,他完全不介意嫔妃出宮,畢竟雖然皇宮很大,但呆久了也無聊,他自己都還要時不時找理由出宮了,更不消那些從出生起就沒出過幾次遠門的嫔妃了。
至于出宮的機會,會不會讓妃嫔紅杏出牆,對于這一點景盛帝相當的不屑一顧。
他可是皇上,這大魏江山的主人,哪個女人在擁有了他之後,還能看上别人?除非他爹突然詐屍了,才有這個可能。
而另一個危險──謀反。
景盛帝又不傻,他難道不知道哪些人能放出去,哪些人不能放出去嗎?
更何況,他放人出宮,當然會把自己的侍衛派過去保護的,除非對方是決定一出宮就撕破臉,不然她們的所有行為,都會暴露在這些眼線下。
而這個可能,是極小的,畢竟前朝餘孽早就被清洗了,根本掀不起風浪來,而本朝得意于先輩兢兢業業,目前國泰民安,歌舞升平,周圍的國家也都被打怕了,俯首稱臣,所以景盛帝完全不覺得,把後妃放出去能有什麼危害。
景盛帝的好糊弄,是建立在不損傷他自己利益的前提下的,這點顧世窈是有明确的認知的,當然,盛寵是能蒙蔽一個人的眼睛的,顧世窈很期待,有些小傻瓜在不滿足于此,或者因愛生恨,拿枕頭捂死景盛帝的場景發生。
景盛帝的不講究,其實是很容易催發這種事的,就像顧世窈前世某個被妃子活活蒙死的皇帝,不過這種事,隻可能出現在景盛帝從民間帶來的女人身上,不可能出現在像顧世窈這樣的貴女身上,畢竟這年頭很多人都把家族看得比命重要,哪怕自己的夫君是皇帝都是改變不了這一點的。
而民女就不一樣了,她們身邊根本沒有帶進來的體己人,就算思想走極端了也沒人會去勸她們,另一方面則是,由儉入奢本來就很容易改變一個人的心性,在這種情況下,她們又重新跌落雲端,感受到不受寵後下人的踩高捧低和曾經競争對手的折磨,會變成什麼樣,可想而知。
大部分,面對這樣的局面會生起對權勢的渴望,想辦法複寵,有些則會認命,而極少一部分,會連皇帝一起恨上。
對顧世窈來說,這樣的人哪怕隻出現一個,對她來說都是賺了。
蘇琬不知道顧世窈的理想狀态是在三十歲左右解決景盛帝,不過聽顧世窈這麼說,她還是有點遺憾,畢竟景盛帝越不聰明,對她們來說就越有利。
怕隔牆有耳,蘇琬便沒有再談論景盛帝,轉而道:“你覺得華蔓菁和徐菡是來做什麼的?”
兩人一開始過來,自然不可能是她們說出來的那個目的,隻是被顧世窈一打岔,華蔓菁就忘了原本的目的了而已。
顧世窈眨眨眼,回憶了一下華蔓菁以前的作風:“華蔓菁這隻花孔雀,應該是來開屏的吧。”
在顧世窈看來,華蔓菁是個很神奇的人,她神奇就神奇在,從不長教訓,且對長得比自己好看的,都擁有迷之熱情,讓她都忍不住認為,她是對自己有意思了。
畢竟以這年頭的習俗,是不可能像她所處的年代那樣,無論男女都喜歡盯着長得好看的漂亮姐姐看。
至于徐菡……
這厮跟顧世窈其實沒什麼大矛盾,她就是不是禮部的人,喜歡幹着禮部的事而已,對她的某些行為很是看不慣,這點顧世窈是不在意的,真正讓兩人結仇的,是她莫名其妙對蘇琬的敵意,看她就像是在看什麼妖女禍水一樣,這就讓顧世窈很不爽了。
長得好看憑什麼就得跟妖女禍水扯上關系,更何況,就算是這麼扯,那不也該是她嗎?畢竟比起蘇琬的長相氣質,怎麼看都是自己更适合這個名頭吧?
可偏偏徐菡對她隻是某些行為看不慣,大方向沒有矛盾,對蘇琬卻是相當的有敵意,盡管從沒讨到好,嘴也笨,連陰陽怪氣都不會,也依舊如故,也是她這種态度,才會讓華蔓菁誤将她給視為盟友。
顧世窈琢磨了一下,悚然而驚:“她不會是喜歡你吧?!”
蘇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