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盛帝覺得,自己的存在感似乎不太高,不然為什麼她們竟然不請示一下自己就退了?
但轉念一想,她們是在自己說過退下之後才走的,他也就不覺得自己被冒犯了。
當然,這主要還是因為這倆是自己的‘愛妃’,如果換成朝廷上的大臣,景盛帝絕對能記仇記到明年去。
畢竟愛妃不等自己同意就離開這種場面,景盛帝也不是第一次遇上了,要知道,在顧世窈這些貴女沒有進宮之前,他的妃妾大多都是一些底層女子,沒有深切體會過帝王之威,所以後宅手段也是用的她們曾經在家時使用的,比如生氣就甩下景盛帝等他來哄的情況屢見不鮮,而景盛帝,恰好又是那種愛欲令其生,恨欲令其死的類型,所以這些手段盡管低級,對景盛帝來說也是奏效的。
被大魏高層評為‘不拘小節’的帝王,景盛帝在女色上相當不挑,青樓的頭牌都敢往後宮帶,而這種事情,在大魏哪怕是纨绔子,都最多是把她們養成外室,連個賤妾的名分都吝啬于給,哪怕他們甚至有互贈姬妾的習慣,但互贈的前提卻是‘幹淨’,而青樓花魁,顯然是達不到這個标準的。
但景盛帝,他不僅納了頭牌,還讓她懷孕了,雖然最後孩子和人都沒了,但也足以讓人認識到,在他沒覺得膩歪之前,他對一個人的容忍度能有多高。
事實上,那位頭牌在跟着景盛帝期間,還不止一次傳出過與他人苟且的流言,但景盛帝卻一次都沒信過,也不知是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還是足夠心大。
總之,相當擅于自我安慰的景盛帝完全沒在意兩個愛妃的不告而别,隻是有一點郁悶而已,但這點郁悶,最多也就是讓他下回翻對方牌子時‘懲罰’一下對方,并不會造成什麼嚴重後果。
他隻是個好美色的昏君而已,并不是暴君。
所以此時,短暫的愣神了一下,把這事記在了心裡後,景盛帝便将兩人抛之腦後了,轉而看向顧世窈和蘇琬。
嗯,主要是看蘇琬。
在景盛帝除了對蘇琬驚人的美貌外微不足道的關注中,他記得蘇琬在進宮後,便沒在出過門,連自己宮外的梨樹林都沒去看過,更别提造訪别的妃嫔的宮殿了。
不過在景盛帝眼裡,這是理所應當的,那些庸俗的地方,怎麼配讓神仙踏足呢?
可現在蘇琬卻出宮了,景盛帝怎麼想都覺得,這不是自願的。
但他又不傻,看現在兩人意趣悠哉的模樣,似乎還有點不滿他的打擾情況,景盛帝覺得,自己的推測似乎有誤。
進一步印證這一點的,其實還有他讓手下去查探回報來的消息。
上面顯示,在顧家班師回朝時,顧世窈沒有跟大軍一起回來,而是提前上路,在路上碰見了剛去奔喪回來的蘇琬,當時她正被劫匪打劫,被護送顧世窈回京的侍衛所救,兩人至此結緣,回京後也時常來往。
不過景盛帝始終覺得,能産生純潔友誼的女人,不存在于兩個同樣貌美的女子身上,隻存在于兩個同樣普通亦或是醜陋的女人身上,因為她們不會相互嫉妒,也嫉妒不了對方。
畢竟她們能嫉妒什麼,嫉妒對方比自己好看一點點?但好看一點點,那還不是醜嗎?
而貌美的女人之間,要産生矛盾就相對容易得多了,至少景盛帝長這麼大,見多了親姐妹、表姐妹、堂姐妹之間反目成仇。
有的,是在閨閣中就結仇了,而有的,則是在嫁給同一個男人後,所以在景盛帝看來,顧世窈跟蘇琬是不存在和平相處的可能的,畢竟自己還在呢。
不過景盛帝琢磨了一下,又覺得不無可能,蘇貴妃淡泊名利,自己送了她那麼多名貴珠寶都不曾博得一笑,而顧世窈現在風頭正盛,自不懼自己的寵愛會被分走,所以有個短暫的和平期,也是很正常的事。
這樣一向,景盛帝連蘇琬為什麼會在這兒都不想問了。
他沒開口,顧世窈卻是搶先問道:“皇上最近很閑嗎?”
景盛帝琢磨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顧世窈是在不算隐晦的表達自己的不滿,先是在攬月宮裡及時出現,現在華…愛妃和那誰過來沒多久他又及時到場了,好似一直盯着她似的。
對此,景盛帝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先道歉──他沒少因為各種原因向愛妃們道歉。
在景盛帝看來,女人嘛,都小心眼,但也都很好哄,一個動動嘴皮子就能解決的事沒必要去犟,畢竟想想吧,堂堂帝王之尊附小做低,誰還舍得生氣?
連他父王母後都是吃這一招的,畢竟在他們看來,景盛帝自小嬌生慣養,養成了唯我獨尊的性子,竟然舍得像他們道歉,那必然是真的認識到錯了,就算不是,為了不讓他們難過甯願讓自己不舒服,孝心可嘉,那不更值得他們輕拿輕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