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硯墨生華 > 第11章 第 11 章

第11章 第 1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重陽節活動籌備進入倒計時,範陽抱着一摞宣紙走進社區活動中心。剛推開門,便看見幾個年輕人正踮着腳挂茱萸花環,梯子搖搖晃晃,花環也歪歪扭扭地懸在半空。投影幕布上還沾着褐色的咖啡漬,音響設備淩亂地堆在角落。

"小王,這梯子的防滑墊沒展開。"範陽放下紙卷,快步上前扶住晃動的梯子,"挂茱萸講究高低錯落,三尺見方最好,我幫你們量量?"他從口袋裡掏出卷尺,仔細測量位置,又指導年輕人用麻繩加固花環:"就像編竹籃,結要打在隐蔽處,既牢固又美觀。"

正說着,社區主任王姨急匆匆推門而入,額頭上沁着汗珠:"小範,可算逮到你了!原定表演京劇的李師傅突然發燒,現在節目單全亂套了!"她焦急地翻着手中的流程表,紙張被捏得沙沙作響。範陽接過流程表,目光掃過"傳統技藝展示"闆塊,忽然眼睛一亮。

他快步走到牆邊取下宣紙,展開平鋪在桌上:"王姨别急,咱們讓書法課學員現場寫'壽'字如何?"說着,他拿起毛筆,在硯台裡蘸了蘸墨,"每張作品旁邊配上老人們年輕時的故事,既應景又有新意。您看,這邊可以安排孩子們朗誦故事,那邊展示書法,動靜結合。"筆尖在紙上流暢遊走,轉眼間"福壽安康"四個大字便躍然紙上,筆鋒蒼勁有力。

活動當天清晨五點,範陽就來到了現場。他發現傳統遊戲區的投壺竹筒擺放得過于密集,間距不足兩尺。"《禮記》記載,投壺當'中離容弓,地高尺'。"他低聲念叨着,找來尺子和麻繩,按照古代規制重新調整位置。這時,推着輪椅的張大爺顫巍巍地湊了過來。

"小夥子,聽說能給未來寫信?"張大爺渾濁的眼睛裡透着疑惑,"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寫給誰啊?"範陽搬來一把藤椅,小心翼翼地扶老人坐下,又遞上一支鋼筆:"您可以寫給十年後的秋天。說不定那時候,我還能陪您再玩投壺呢。"老人布滿皺紋的手握住筆,卻止不住地顫抖。

範陽見狀,輕輕托住老人的手腕:"您說,我幫您寫。"在秋日的晨光裡,張大爺緩緩講述着年輕時在碼頭扛麻袋的故事,範陽一筆一劃認真記錄。寫完後,他還特意畫上一幅簡筆畫——兩個老人坐在藤椅上,面前擺着投壺竹筒。

當第一縷秋陽灑進場地時,活動正式開始。書法展示區很快圍滿了人。範陽在每張作品背面都貼上了精心制作的二維碼:"掃碼就能聽故事。"他耐心地向駐足的年輕人解釋,"這是劉奶奶1958年煉鋼的經曆,張大爺年輕時修鐵路的故事..."人群中不時傳來驚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