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第一批留意到這個廣告的觀衆醉了。
林樹鵬在黔城有個家傳的釀酒廠,每年也就兩千來噸的産量。
但渠道上積攢下來的老客戶多,在好幾個周邊城市都賣得還不錯。
所以林樹鵬也是個挺滋潤的小老闆。
但他一直覺得自家的酒是有潛力的,還可以走得更遠。
這天晚上忙完之後,他照常打開華夏電視3台,看他心愛的企業展播節目。
剛開始他有點懵逼,不是講企業故事嗎?怎麼開始唱歌了?
誰知道他帶着濃濃的疑惑,越看越坐不住。
這東西?怪有意思的!
美,實在是美!
嘿,這華夏台就是華夏台,真會想嘿。
林樹鵬甚至開始搖頭晃腦,沉浸在優美的旋律和鏡頭中。
等到末尾,看到大大的“健力藥坊”招牌特寫,和簡單的企業資料介紹,他猛地一拍桌子。
“媽的,原來是老王的公司!”
這老王,什麼時候悶聲做大事了。
原來這健力藥業正是黔城的名企,雖然楊樹鵬是搞白酒的,但也熟悉王康。
他忍不住回味那個廣告。
突然就拿起電話就撥給了王雙美。
這些小輩,有這種好事也不叫上老人家。
他也得給自家公司拍一個這種廣告!
一定要拍!
而相同的一幕,在許多老闆那裡重演。
對很多關注這個節目普通觀衆,他們也經曆了從驚訝到沉迷的過程。
這廣告簡直就是藝術,他們太愛看了,人美、景美、歌甜……
簡直有一種讓人沉醉其間的魔力。
其實,觀衆的眼睛真正是雪亮的。
盡管他們說不出具體那裡好,但不管,就是喜歡、愛看,就是想看。
于是觀衆們沸騰了,紛紛打電話到電視台,希望電視台能多播幾遍這個“電影”。
一晚上電話被打爆的節目組也很懵。
電影?什麼電影?
細問之下才明白,原來是健力藥業的廣告!
就很無語。
欄目組負責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已知健力藥業花錢買了一個月的展播時間,而現在觀衆強烈要求廣告加排?
一向萬人嫌的廣告什麼時候有這種待遇了?
很好,這樣一來,觀衆和健力藥業都滿意了,隻有欄目組和電視台虧了的世界達成。
然而上報給台長之後,台長隻思考了一秒鐘,竟然同意了。
負責人老白錯愕,隻見台長喝了一口茶缸裡的濃茶,淡淡開口道,
“咱們電視台,也主要是為人民群衆服務嘛。這個,錢是要賺,但主要還是滿足觀衆需求。這樣子,我們也要學會變通,就把廣告片加播到白天的浩星綜藝。”
浩星綜藝也是華夏電視3台的老牌節目,主要是播放一些歌舞、相聲、小品之類的娛樂節目,深得老百姓的喜歡。
老白反應過來,朝台長豎大拇指。
“還是你老人家想得周到。”
姜還是老的辣,台長就是台長,瞧人家這随機應變的能力。
台長用茶杯蓋撇着茶沫子,并不說話,深藏功與名。
于是,在觀衆們滿意地欣賞這部“電影”的時候,各個企業也掀起了給自家公司拍MTV廣告的熱潮。
華夏3台廣告部那邊收錢收到手抽筋。
欄目排期竟然拍到了明年末。
而且,投廣告的老闆們都紛紛希望也可以在浩星綜藝播放。
電視台說,這當然可以,但是得加錢啊。
老闆們也表示,花都花了,不差這點,加就加!
廣告部負責人嘴都笑歪了。
他們3台雖然說收視率也一向不錯,但廣告收入一直比不上1台。
這下真是一舉幹翻他們,看1台廣告那誰還拽不拽。
陳末沉浸在劇本打磨之中,這些消息都是從林彥之那裡聽來的。
林彥之說得眉飛色舞,陳末卻并不意外。
畢竟,上一世這個廣告也取得了很轟動的效果。
但陳末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廣告的“效果”還不止于此。
就在他劇本徹底完結那天,他接到王康的電話。
“你小子可以啊,我告訴你,那個廣告紅翻了,艹好多人打電話來問我,太有面子了。”
陳末還沒來得及回話,王康又道,
“我有好幾個朋友都想找你拍廣告呢,你們公司接不接,他們都不差錢,隻希望效果好,再拍一套MTV也可以啊。”
說完又補充,“如果還請李穎芝就更好了。”
等聽完陳末說自己要離職去拍電影的事情,王康忍不住罵了一聲娘。
“格老子的,你竟然真要去拍電影。那……要不然我也投點錢?”
陳末失笑,趕忙說自己已經找到了投資。
但王康還是很執着,好說歹說,才讓他放棄打算。
“說好了啊,你下一部電影一定要給我個機會。”
陳末好奇,“你就那麼相信我?”
“我是相信自己的眼光你懂不懂。”
結果快要挂電話,王康才說起正事。
陳末這才知道,健力藥業竟然趁着廣告的這陣東風,即将上市了!
原來,健力藥業對上市已經籌謀多年,但苦于在A城這樣的市場上沒有關注度,上市的硬件有了,“軟件”不夠。
王雙美一直在尋找一個契機,把健力藥業推向市場,但久未成行。
現在,一個廣告讓健力藥業聲名遠播,正是上市的好機會。
陳末啞然,上一世,那家坑爹的藥企好像沒到這個程度吧?
他婉拒了王康邀請他去鵬城參加上市慶祝的儀式。
不過幾天之後,他就從潘道銘那裡聽說,健力藥業的股票,竟然從5塊的發行價,在一個星期之内狂飙到35元/股。
市值足足翻了七倍。
而這,都是因為他那支廣告的能量!
陳末卻不知道,他的這支廣告,不但掀起了電視廣告新潮流,還成為了廣告史上的一個經典,甚至走進教科書,成為廣告學子必須學習的經典案例。
多少年後,廣告界早已沒有了陳末的身影,卻仍然還有他當年“一支廣告砸出一個上市公司”的傳說。
離職之前,陳末把王康的幾個朋友介紹給了潘道銘。
雖然他要走了,但公司裡還有其他能幹的人啊。
突然被排上好幾個活兒攝制組就很開心,這下子項目提成真不少拿啊。
于是大家又都對陳末感謝不已。
聽說陳末要走了,都很惋惜。
陳末走那天,邱羽在附近餐廳包了一個大廳,全公司大概五六十号人,都去吃了陳末的“散夥飯”。
許志鵬也去了。
大廳裡,許志鵬一直冷眼看着陳末和其他人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