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A與B的對話 > 第105章 《關于“離婚冷靜期”的深度辯論》

第105章 《關于“離婚冷靜期”的深度辯論》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A:(歎氣)“說起來,我媽又催婚了,說‘你都28了,再不找就沒人要了’。”

B:“經典台詞。那你怎麼回?”

A:“我說‘我沒喜歡的人,不想湊合’,結果她說‘感情可以婚後培養’。”

B:“‘先結婚後戀愛’?這跟‘先跳崖再找降落傘’有什麼區别?”

A:“她還說‘不結婚老了誰照顧你’。”

B:“反問:‘你們現在照顧爺爺奶奶了嗎?還不是送養老院?’”

A:“……絕殺。”

B:“很多人結婚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該結了’。”

A:“對啊,我連喜歡的人都沒有,結什麼婚?”

B:“長輩的邏輯是:‘愛不愛不重要,關鍵是完成任務’。”

A:“任務?婚姻是副本嗎?通關送孫子?”

A:“我表姐相親結婚,現在天天吵架,說‘當初不該将就’。”

B:“低質量婚姻不如高質量單身。你猜離婚率為什麼年年漲?”

A:“因為當初太多人‘湊合’?”

B:“沒錯!相親三個月結婚,婚後三年離婚,這叫‘婚姻快餐化’。”

A: “如果我直接說‘我喜歡同性’,會怎樣?”

B:“保守型家長:‘你病了,看醫生’;開明型家長:‘……那總要找個伴吧’。”

A:“他們的核心訴求其實是‘你得按我的劇本活’。”

A:“我說‘不想生’,我媽說‘女人不生不完整’。”

B:“回她:‘男人沒當過媽也不完整?’”

A:“她還說‘孩子是婚姻的紐帶’。”

B:“那離婚率最高的應該是丁克族,可現實是,很多夫妻孩子一高考就離。”

A:“我有個朋友說‘我讨厭所有人,包括自己’。”

B:“這種情況結婚才是災難。自己都沒活明白,怎麼對别人負責?”

A:“而且現在結婚成本太高了!彩禮、房子、學區房……”

B:“上一代結婚時單位分房,現在結婚得掏空六個錢包。”

A:“我奶奶23歲生三個孩子,我23歲還在糾結中午吃啥。”

B:“傳統婚姻是‘生存共同體’,現代人追求‘精神共鳴’,需求升級了。”

A:“我媽說‘女人要有依靠’。”

B:“你問她:‘你當年沒工作才靠我爸,我現在工資比他高,靠什麼?靠男人拖後腿?’”

A:“我同事老公出軌,離婚時還搶孩子撫養權。”

B:“婚姻對女性而言=免費保姆+生育機器+破産風險,理性人誰敢賭?”

A:“我有貓有朋友有steam,要對象幹嘛?”

B:“老一輩的娛樂是‘唠嗑生孩子’,我們的娛樂是‘電競旅行嗑CP’——需求不同了。”

A:“阿姨介紹對象怎麼辦?”

B:“說‘您先離了給我打個樣’。這個還是慎用。”

A:“他們說‘不結婚不正常’。”

B:“甩數據:‘上海女性平均初婚年齡30.4歲,離婚率39%’。”

A:“我爸說‘你不結婚我死不瞑目’。”

B:“回:‘您先活到100歲,我60歲前肯定結’。”

A:“親戚說‘老了會孤獨’。”

B:“答:‘您兒子婚後和您住嗎?不住?那您現在孤獨嗎?’”

A:“如果所有招數都失效?”

B:“微笑點頭:‘嗯嗯好的’,然後繼續單身。”

A:“不結婚真的會凄慘晚年嗎?”

B:“看看數據:日本40%終身不婚者,政府被迫搞‘銀發單身公寓’,瑞典單身老人靠社區互助,活得比有子女的更潇灑”

A:“所以關鍵不是結不結婚,而是……”

B:“是錢!是健康!是社交網!與其賭婚姻,不如攢養老金、交靠譜朋友。”

A:“所以,我該妥協嗎?”

B:“妥協的結果可能是——和一個不愛的人互相折磨,生一個不被期待的孩子,在35歲離婚時後悔‘當初為什麼沒扛住’。”

A:“那該怎麼和父母和解?”

B:“告訴他們:‘你們希望我幸福,而我的幸福不需要結婚蓋章’。”

(窗外夕陽西下,A的手機屏幕亮起,又是N條催婚微信)

A:(關機)“總之今天先幸福地單身着吧。”

B:“明智之選。”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