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B跟A觀念不太合,這次對話B都不會出現,此次對話由A與北鵲共同讨論。
A:“想要跟你讨論一些話題啥的。畢竟現在實在是找不到人了。”
北鵲:“開學恐慌症?”
A:“靠,我沒有經曆過,要不還是換一個吧?”
北鵲:“關于仇恨?父輩的仇恨要拉上子輩們嗎?太痛苦了,如果這樣父輩傳給子輩,一輩輩傳下去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呢?”
A:“……好,這次就給你起頭了。那麼,你認為這種行為是應該的嗎?”
北鵲:“雖然這麼說挺老套的,但我确實覺得不應該。父輩的仇恨傳給下一代,下一代又下一代,幾乎沒個頭。”
北鵲:“一開始是因為我看遊戲王ZEXAL,裡面的反派一号以前和反派二号是朋友,結果二号把一号給背刺了,一号和男主父親被丢進異世界,整得半死不活,後來一号爬回人世對二号複仇。
在一号失蹤期間,一号的大兒子和二号的大兒子接觸,成為了朋友,一号的大兒子教會了二号的大兒子打牌,結果一号回來後打算複仇,兩人的友誼破裂,搞得雙方都很痛苦,複仇中途甚至把不相關的人都卷進來整得很慘。”
A:“那麼你認為被卷進來的人是無辜的嗎?”
北鵲:“我現在回答你,我覺得被卷進來的人是無辜的。”
A:“其實也不一定是父輩這些仇恨會蔓延,會讓無辜的人卷進來,前些日子有人被指責抄襲,然而相似的不過幾個似是而非的句子,甚至于就連文的類型也不盡相同。當時都是讨伐她的,然而今日卻有人拿着反盤替她說話。”
A:“但是大多數人都覺得她這是在找事,認為她這遲來的正義不過是馬後炮罷了。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
北鵲:“嗯…情感,不止是父輩,應該說和想複仇的那個人有着深厚感情的人都會被卷進來。”
北鵲:“我不覺得遲來的正義就是馬後炮,這個反盤我認為是有意義的,它讓有人知道那位作者沒有抄襲,哪怕隻有一個人,我也認為這個反盤是有意義的。”
A:“很多時候大家都會指責站出來說話的人,說你當時怎麼不這麼說,非要等到所有人都走了之後再說。是呀,這就是一個問題,你為什麼不能夠在當時就說出來。”
A:“但是,我認為對這種願意說話的人的指責是過分的。”
北鵲:“是的。”
北鵲:“為什麼當時不說,這需要思考當時這個反盤是否已經做好了,如果還在準備過程中,那要怎麼說。”
A:“其實比起這些願意說真話的人,反而是這些人,他們憑借着片面之詞便輕易地給一個人定了罪。之後面對那些敢說真話的人,要不是對其指責,要不就是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合理化。然而有一些人,他們認定了這樣說話的人就是為了什麼好處而來。”
A:“比如說,做正義使者。”
A:“然而,正義使者有什麼好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