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本來以為以前說過的話沒有再重提的必要,但是有一句話我還是要說,要反複強調的:人之所以為人,不是因為他有什麼成就,做了什麼貢獻或者說這個人有達成了什麼樣的條件,是因為我們這些人,生而為人,便一直是人,不需要任何人告訴我們我們夠不夠資格當人。”
B:“人生下來就已經是人了,不存在有什麼就不是人,沒什麼就不是人這種說法。”
A:“最近不是因為墨茶這事情有很多的讨論度嗎,剛好昨天看到一個人說自己要跳樓,底下有許多的人給她留言,希望她不要尋短見。”
B:“對于這樣的事情,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A:“與我無關,但是哪怕是讨厭着他們,并且厭惡着其他人這樣的行為,也盡量不要說出來,或者有或多的指責,但是,如果我表達了我的看法是不認同他們這樣做,我不認同他們終結自己的生病,卻有人來我這裡刷存在感,那就别怪我覺得這些人的行為不過是排除異己罷了。”
A:“有人問,你對墨茶這事情怎麼看,有人說,我反感這些人,因為他們在墨茶還活着的時候沒有來,卻在墨茶走之後抒發着自己廉價的同情,不過是作罷了。”
B:“其實這種看法歸根結底也是傲慢吧,認為其他人一定要有共情能力,一定要善良,不夠善良的人是不配稱之為人的,然而是誰給了我們這樣大的權利呢,是上帝嗎?”
A:“傲慢,我知道這是我們與生俱來就有的,每個人都有,我不否認,但是當我看到那些傲慢地指責着别人不夠善良沒有共情的人,我就會想,你既然那麼善良,那麼能夠共情,怎麼就不可以對我們這些不夠善良的人善良一點呢?”
B:“大概是因為我們這些人不配吧。”
A:“佛還知道說衆生平等,這些宣揚着各種要善良的思想的人,卻覺得我們這些人不配當人,這樣子真的好嗎?”
B:“你言辭之間,似乎不太喜歡這些人。”
A:“我确實是不喜歡,假如有天這樣子的人得到了一個可以消去讓自己不喜歡的人的能力,那我恐怕第一個就去見了閻王。”
B:“嗯,這是一件想象得到的事情。”
A:“那對于此事,你有什麼看法嗎?”
B:“人死如燈滅,死了之後就什麼事情都不知道了,與其在這裡緬懷這些已經死去了的人,去打擊他們的父母,說他們不負責任,倒不如去關心那些還活着的人,都說活人是比不過死人的,我卻不這麼想,活着就是活着,活着可以選擇死亡,死了的人卻不可以再過過來。”
A:“有人跟我說,你就算看不順眼他,無論心裡怎麼想的,都不要說出來讓人傷心,誰也不知道你說的那句話會不會真的将人給送走。”
A:“現在我暫時不會這麼做,以後會不會我也不清楚,但是我能夠理解那些人,無論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大家都不過是看客罷了,莫非那些表達同情的人還要更高貴一些嗎?”
B:“都是人,誰也不比誰高貴。”
A:“可以自己約束自己的行為,自己不去那麼做,但是别人選擇這樣做也不要皺眉頭。”
B:“皺眉頭有什麼意思嗎?”
A:“沒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