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打開一個結,就是跟放不下的自己和解,而人生,本來就是不斷跟自己和解。”
A:“這句話實在是太惡心人了,我呸!”
B:“怎麼了?”
A:“這句話本身并不惡心,也沒有什麼問題,問題是他這句話是讓别人放下,你知道他是在跟一個什麼樣的人說話嗎?一個死了丈夫,兒子,最後甚至唯一的弟弟也死了……他讓這樣的人放下仇恨,讓她學會跟自己和解。”
B:“放得下是大度,但是放不下卻也無從指摘。”
A:“一直以來覺得有一句話說的很對,道德是自律,而不是他律,我們可以這樣子約束自己,我們要求我們自己要以大局為重,我們也可以覺得人不應該被仇恨蒙蔽了眼睛,但是……”
A:“我們沒有資格去替其他人做決定,我們沒有資格奢求那些受害者,去奢求他們的原諒,我們從道德制高點去指責他們,這樣的行為,我認為是不對的。”
B:“這樣的行為其實也是自以為是吧?自己放下就要求别人也放下,自己想了什麼,就認為别人也是這麼想的,其實不是。”
A:“我們沒有資格替任何人做決定,同時,其他人也沒法替我們做下決定,哪怕是父母親人,至交好友,或者是愛人,這樣子都是不行的。”
B:“……”
B:“總是有人這樣要求其他人吧,人都是雙标的,那裡邊的人是這樣說的,那假如他們也碰到了這樣的事情呢?”
A:“那可能跳的比誰都高……她的兒子被殺,她的弟弟被殺,都是一個人,但是原先所有人都讓她寬恕,說他是無意的,說他殺人是因為她兒子做了錯事,後來說那個人會殺她弟弟,是因為被控制,人是不清楚這件事的,但是,殺人就是殺人,難道認為殺人是不對的這件事情還需要理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