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轉換器位于走廊的盡頭。
随着靈力波動的平息,連接現世與本丸的時空轉換器發出一聲輕響,光芒斂去,千島玲回到了本丸,熟悉而安心的靈力氣息瞬間包裹了她。
在不遠處的庭院裡,幾振短刀正藏在樹後、假山旁,玩着捉迷藏。
“是主公大人!” 不知是誰先喊了一聲,其他短刀們也立刻從藏身之處跑了出來,顧不得遊戲還沒結束,“主公大人回來了!”
他們哒哒哒地朝着時空轉換器的方向跑去,迫不及待地迎接千島玲。
而在不遠處的廊下,三日月宗近和莺丸正悠閑地坐着,面前的矮桌上擺着茶具,捧着茶碗,小口啜飲着熱茶,笑着看短刀們像一陣風一樣朝着走廊跑去。
壓切長谷部腳步匆匆的從一衆小短刀中擠出來,“主上,您沒事吧?!通訊聯絡一直不太穩定,您的靈力信号斷斷續續的,我們都很擔心您是不是遇到了什麼危險…您以後還是少去現世比較安全。”
“我沒事,隻是和本丸通訊不太方便。本丸今天有什麼事情嗎?”
聽到她平安無事,長谷部緊繃的神情略微放松了一些,立刻進入了彙報模式:
“本丸一切正常。您回來的時候正好,我們外聘的靈力課程老師馬上就要到了,今天就要開始給您上課。”
千島玲微微點頭,老師的到來是預料之中的安排。
“時政請來的老師也是審神者嗎?”她随口問道,一邊邁步,和壓切長谷部一起朝後山走去。其他一些聽到彙報的刀劍男士,特别是對靈力修行感興趣的,也跟了上來。
“似乎不是,”壓切長谷部跟在她身邊彙報道,“這位大人好像是時政從某個小世界聘任的專職靈力老師。他帶來了他的夥伴,一位……嗯,非常特别的夥伴。”長谷部的表情,似乎在努力尋找一個合适的詞來形容那位夥伴,但最終選擇了“非常特别”。
千島玲感到一絲好奇,不知道是怎樣的“特别夥伴”。
當他們沿着山間小徑來到後山一片相對開闊的空地時,空氣中突然傳來一股強大的的妖力波動。千島玲和身邊的刀劍男士們立刻警覺起來,迅速趕向波動傳來的方向。
推開門,映入眼簾的景象讓她徹底愣住了。
在房間的一頭,髭切已經拔出了本體,金色的眼睛銳利地盯着地面上的一隻圓潤的招财貓,壓低了身體,擺出了随時準備斬擊的架勢。
“哦呀?發現大膽的小妖怪了呢,你的手臂我就收下了。”
“阿尼甲,請不要拔刀!”
在房間的另一頭,被髭切殺氣鎖定着的貓咪猛地炸毛,體型在肉眼可見的速度下迅速膨脹、變大。白色的皮毛向四周伸展開來,露出腹部和背部帶着神秘感的紅色妖紋,它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狐妖。
巨大的臉上,平時眯縫的眼睛此刻睜開,帶着怒意,口中發出低沉的咆哮,那強大的妖力瞬間充斥了會客室,在場的刀劍男士們紛紛拔刀。
“喂!你這個付喪神,吓到斑大爺了,看我一口吞了你!”
貓妖旁邊,膝丸一手按在自己的本體上,神情焦急地試圖攔住髭切,“阿尼甲!請冷靜!那是老師的……夥伴!是誤會!”
旁邊的棕發青年,也就是今天的夏目老師,也連忙上前,帶着無奈的苦笑,一邊安撫着斑,一邊向刀劍男士們解釋。
誤會解除後,氣氛雖然還有點尴尬,但總算恢複了平靜。斑變回了招财貓的樣子,但依然帶着不滿地發出“哼!”的聲音,然後跳到了青年的肩膀上,用尾巴不輕不重地拍打着他的頭。
髭切也收回了刀,臉上又恢複了那副帶着笑意的模樣,隻是眼神裡還帶着一絲“可惜沒斬到”的遺憾。膝丸則松了口氣,拉着髭切到一旁,小聲地念叨着:“阿尼甲,我都說了是誤會了……”
簡單調整了一下狀态後,夏目老師清了清嗓子,正式開始了他在本丸的、針對千島玲和部分刀劍男士的靈力運用課程。
“靈力,是存在于萬物之中,也是構成生命和靈魂的基礎力量。”
“感知靈力,運用靈力,首先需要讓自己的心沉靜下來,去感受周圍的流動,感受自己體内的湧動。”他開始引導大家進行最基礎的靈力感知練習,并示範了一些簡單的靈力引導技巧,比如讓一片葉子輕微浮空,或者讓一滴水珠逆流而上。
刀劍男士們作為由靈力召喚現身的存在,感知靈力對他們來說是本能,系統地學習運用和控制卻是新的課題。他們紛紛閉上眼睛,嘗試按照夏目說的去做。
而千島玲…她的感知比刀劍男士們更為複雜,因為她同時擁有咒力和靈力兩種體系的能量。她閉上眼睛,試圖按照夏目老師的指引,去感受周圍和體内的靈力波動。她能感覺到,那股溫暖而強大的力量就在身邊,甚至就在自己體内湧動,但指揮它們,卻不像指揮咒力那樣得心應手,總覺得隔着一層什麼,或者說,不太“聽話”,似乎總是想以更猛烈的方式湧出。
夏目溫和地觀察着每一個人的狀态。當他走到千島玲身邊時,停下了腳步,花的時間比在其他人那裡要長一些。
他沒有立刻說話,隻是安靜地感受了一下她身上以及她周圍的靈力波動。片刻後,他眼中閃過一絲驚訝,然後露出了那種帶着理解和一絲擔憂的笑容。
“你靈力潛質很高。但是,你的靈力運用方式,似乎受到了某種強大的、帶有攻擊性和破壞性的力量體系的深刻影響,缺乏那種細膩的、内斂的控制和引導。”
他看着千島玲,眼中帶着善意的理解和一絲詢問:“這種力量體系,是你原本所處世界的力量嗎?它和你的靈力,似乎存在着一種難以融合的隔閡,甚至有些排斥。”
“是的,夏目老師。那種力量叫做咒力,是伴随負面情緒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