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行開始補充背景設定,毛毛姓魏,是個孤兒,被公社的老流浪漢撿回去做了一對流浪爺孫。
姜知年小時候被帶着來公社,見到小小的他被人欺負,救了他又喂過兩口飯,那會兒大鍋飯剛開始,姜知年給他爺爺出點子,找領導掏心掏肺,弄來個廢品站的工作,祖孫倆才開始不愁下頓。
後一部分來自魏毛毛的補充,陳立行第一次聽說還有這種事,再次驚呆了。
姜知年問起毛毛以前傳話的内容,配合陳立行的回憶,最後确定所謂“正事”就是用“有臨時工的活”做借口,當然她猜測大概率可能真有這麼個活,去縣城可以坐班車。
另一種……借口很多,也可能沒有借口,悄悄走……去縣城是穿山越嶺,啊不,繞一些不太好走的近路,譬如毛毛說她跳崖很6。
當然這也跟目前修好的縣道有關系,公社到縣城确實有點繞路,但近路也确實不太好修……在這個修路依靠人力又物資緊缺的時代,既然已經有成熟的通路,再因為追求近而架橋、填溝、開山就不是很必要了。
問清楚這一點後,姜知年不禁松了口氣,好在是“正事”呢,不然她上哪開條路出來。
又問過毛毛着不着急,得到回複“沒說着急那應該不急”……
姜知年算算時間,決定後天坐車,留點時間安撫姜奶奶,再去山上打點肉。
塞給毛毛一塊錢,讓他去塗點紫藥水後,他們便做了告别,去國營飯店拿到滿滿都是肉的兩個飯盒,卻沒再見到龐衆望。
服務員解釋有人來開小竈,龐師傅正忙着炒菜,留了話讓三個外甥早點回家,記得多去他家玩,三人就此踏上歸家的路。
一路到家都很順利,唯獨驢蛋,到家就看見他爹拿着鞭子準備抽他,在姜知年懷裡一個勁催她跑,看姜知年不動又喊他哥攔一下,自己爬下去準備開溜,但是根本溜不出他爹的大掌,病急亂投醫到處喊救命,哥哥姐姐不鳥他,沒想到姜奶奶也不理他,急得他連信誓旦旦再也不理的媽都喊上了。
陳立行&姜知年:救不了,溜了溜了。
陳立行溜去燒火,姜知年溜去送菜。
到知青點門口她沒進去,就在外面喊楊君梅。
知青多在院裡忙碌,楊君梅在剝蒜,一聽肉來了,自是興高采烈,蹦蹦哒哒跑了出去。
背後卻有知青不屑撇嘴:“也不知道她高興個什麼勁,以為那姜知年是什麼好東西了,不就是有個當大隊長的叔嗎。”
“少說兩句,也不怕她聽見打你。”
“我呸,我怕她不成。楊君梅平常裝得跟誰家的嬌小姐一樣,沒想到也是趨炎附勢的小人。”
張蘭弱弱開口:“不是的,君梅隻是覺得她不像是你們說的那種人。”
“事實勝于雄辯,她欺負人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也就趙知青這會不在,不然讓他們當面對質,我說張蘭,楊君梅給你吃給你穿,你幫她說話也就算了,姜知年給你什麼了。”
張蘭嗫嚅兩下,不做聲了,她本來不是能跟人吵架的性子,隻能在心裡反駁:你覺得她打人,我還覺得趙知青不像好東西呢。
姜知年不知道知青之間的舌間風雲,她拉着楊君梅走到遠處,交代了錢票用處,還了剩餘的,又問她要回知青點吃還是找個别的地方,正好她家沒人。
楊君梅一開始沒理解姜知年的意思,在姜知年無奈和看笨蛋的眼神突然領悟了什麼,她糾結起來。
肉啊,這麼一大盒肉,要是全吃到自己嘴裡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知青點每天不是野菜粥就是水煮各種時蔬,她都餓瘦了。但是又想起父母的苦口婆心,要她一定記得融入群衆……
她來回拉扯,她說服自己,姜知年來找她人盡皆知,單獨吃肉很難瞞住知青點所有人,這是下鄉以來第一次吃肉,給大家加個餐她也不虧。
忍着心痛告别姜知年,步伐越來越沉重,又變得輕快、沉重……到知青點時她已完全說服了自己:“當當當當,你們猜這是什麼?”
知青點氣氛不對,遲鈍如她也能感覺到。
“你們怎麼啦,剛才不是還好好的嘛,怎麼不說話?”她遲疑着往廚房走,明明她進來前還在聽見有聲音的,她進來就沒人吱聲了,她又沒惹到誰。
“楊君梅,讨好姜知年你有什麼好處嗎?你一天天跟在她背後,當狗腿子她能給你吃肉啊?”此前背後說人的知青陰陽怪氣開口。
“王琳你有病吧,我跟誰交朋友礙着你什麼事了。”楊君梅有點傻眼,這人神經病啊。
那名女知青義正辭嚴:“你明知道她跟我們知青點的同志有過節,她打了人至今沒有對趙知青有過道歉賠償,你不僅沒有遠離她還跟她交好,你這是對階級同胞的背叛。”
扣帽子是吧,曾經的革命小将來勁了:“什麼階級同胞,哪個階級的同胞,姜知年同志是根正苗紅的貧農和烈士子女,是我們最應該親近的對象,大領導說‘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争’,你又是哪個階級的反*動分子妄圖切割、分裂我們!”
“我……你少在這裡蓋大帽子,她也配當烈士子女?她無緣無故打人難道不是對父輩烈士身份的亵渎?她這種人就是隐藏在無産階級中的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