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人來人往,聲音嘈雜,三個人去了道具間。
圍坐一圈,中央圓椅上,喬源接電話了。
顧星維與他寒暄兩句,步入正題:“資方談的還順利?”
“你問這個幹嘛?”
“你上次說請我吃頓好的,操心我的飯。”
喬源笑一聲,“少不了你的。對了,我看了熱搜,思源那小孩兒挺單純的,你好好對人家。”
“……?”顧星維連忙去看裴極,他卻一點反應都沒有。
“說正事——”顧星維語氣十分認真道:“我剛剛聽到汪思源和别人在聊你劇組的事,還聊到裴極了,什麼情況?怎麼演員都知道他了?”
喬源懶洋洋“啧”一聲:“就知道你突然打電話沒那麼簡單。”
顧星維思索:“到底什麼情況?”
“有應酬。”喬源歎一口氣,說:“晚點給你回過去再說。”
電話挂了,氣氛變得無比沉寂。
半響後,齊墨先起身:“這事得讓真姐知道,我去跟她說一聲。”
雜亂的道具間裡隻剩下顧星維和裴極兩個人,裴極靠在椅背上在沉思,顧星維又撥通一個電話。
“喂,爸。”
“昂,就打聽個事,費不了您什麼勁兒。”
“您幫我問問喬源最近都見過哪些資方……哦~是嗎?那您幫我問問他們都聊了什麼。”
摁完挂斷鍵,顧星維轉過臉看裴極,他沒什麼表情地起身了。
“去哪?”
“看時間。”
“……”工作時間到了。
顧星維連忙跟上,想了想,快速給喬源發了條消息。
“嗡——”掌心裡的手機傳來震動聲。
喬源低頭看,屏幕赫然亮着顧星維發來的一行字:“還有我呢,真沒退路了,我給你做資方。”
他太陽穴顫了顫,笑一聲,關閉手機放到腳邊的石頭台階上。
昏黃波粼的江面,下午5點,對岸幢幢大樓已經燈光四起,與傍晚湛白的天色相輝映,晚風拂過,大熒幕上介紹這座城市的無聲廣告語都顯得很溫柔。
他從台階上起身,拎起腳邊的方案和手機,用軟件打了個車,前往百米外的能停車的路口。
他,喬源,能力平庸,脾氣臭,自視清高。
按導師的總結就是:除了長得像個人樣,沒一點辨識度。
大一,和校友們合作導了部40分鐘的獨立文藝青春電影,結果成績都沒達到人家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團隊的一半。
隊友們積極分析原因,最終彙成一句:主要是導演不行。
原本創作時激情滿滿喊着下部下下部再導什麼樣的隊友,沒超過一個月,紛紛找到下家,換個團隊繼續喊口号。
他也可以繼續創作,但從人家選剩下的人裡選隊友,他清高,他看不上。
藝術不能湊合,湊合出來的團隊,湊不上,合不來,散得更快。
經過一年組隊失敗的打壓,他放棄了,做好畢業就轉行的打算。
可沒幾天,郵箱裡突然躺着一封申請合作郵件。
看到發件人的名字,他整個人都懵了。
裴極,舞台設計專業第一,所謂的領域天才,導演系多少家夥排着隊想跟他搭檔,怎麼會瞧得上他?
他回複:兄弟,盜号不道德,而且盜一個大學生的郵箱你也沒成就感,跟我一樣,轉行吧。
裴極卻回:明天下午1點,圖書館見。
有了裴極搭檔,很多人慕名而來申請加入他的團隊,他和裴極一輪一輪篩選面試,一個月後,團隊正式成立。
他想的是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先把第一部作品改一改,說不定這次數據就好看了。
裴極則勸他找準定位。
第一次産生分歧,他心裡窩着氣,喝多了跑到裴極的當時租的公寓門口破口大罵——
罵他市場眼界!
罵他原來也不懂藝術!
罵他沒談過戀愛不知道青春這倆字的重量!
裴極打開門,扔給他一本《怎麼找準定位》,砰又摔上門。
一個月後,他們團隊的新作品在校園大賽上大獲全勝,他繼續圍繞“歲月”一詞繼續鑽研。
白駒過隙,一晃就是八年。
他目前在圈内說不上知名,但珍惜羽翼,走獨立作品路線,風格獨特,有固定粉絲,以往的每部作品數據都抗打,到任何投資方那兒,都會是首選。
但他最近見過的每個資方,都回絕了他。
圓桌對面的投資方翻完方案,神情糾結。
喬源見怪不怪夾着菜:“有問題就提,我不喜歡彎彎繞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