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嘴不如不長,這場不如不救。
祁憶良默默在心中痛罵林霏開,用力扯扯嘴角擠出一個笑:“倒也沒這麼久,記得上次見面——還是在上次。”
“噗——”林霏開笑得歡快,張一然的表情也自然了些。
“雖然有點生硬,但好歹沒那麼囧了,”祁憶良想,“不過到底多久沒見了?”
她和林霏開見面勤,兩人暑假一起出去逛了兩次街,快開學這些天忙着收拾東西補作業。線上林霏開問她的話是真沒看見,太久沒登過企鵝,密碼都要忘了,一向不愛用社交軟件,看來以後這習慣得改改。
和張一然呢?
最近的一次,恐怕也是五年前了,兩個媽媽帶着孩子出門逛街,一起吃了頓飯,後來媽媽們就隻單獨聚會,不帶小孩。祁憶良一開始以為是他們作業變多的緣故,再長大點才明白,對媽媽們來說,帶着小孩根本玩不盡興,這純粹是家裡沒其他人照顧孩子的無奈之舉。
祁憶良、林霏開、張一然三個人互為發小。零幾年那時候,父母一輩從村子裡走出來,剛剛在小縣城有了份工作,就被長輩們張羅着相親——那時少有不結婚的,雖然存在自由戀愛,但是熟人之間相互介紹、媒婆紅娘幫忙牽紅線更為常見。
縣城人口不多,适齡單身青年們在相親時經常被“排列組合”,愛摻和婚戀問題的老前輩覺得某兩個晚輩可能合适,就牽線搭橋,跟兩邊都一通誇,争取讓他們見上面,合适繼續發展,不喜歡各自散了,再物色下一個。所以祁憶良媽媽跟林霏開爸爸相親過、有人試圖撮合張一然爸爸跟林霏開媽媽這種事也沒啥好避諱的,反正大家都這樣。
成家立業後,三家人住同一個小區,不是對門就是前後棟,不僅如此,祁憶良媽媽和張一然媽媽是同學,林霏開爸爸和祁憶良爸爸是同事,張一然爸爸和林霏開媽媽是同學兼同事,雖然後來有轉行的,三家人仍可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以分割。
三個小孩年紀相仿,從小一起玩,同一年上小學且同班。後來在祁憶良10歲的時候爸媽工作調整,她跟着轉學去了市裡,幾家人就隻能在節假日才有機會聚一聚。随着小孩長大,父母間還聯系,孩子們卻不常見面,祁憶良和他們兩個——特别是張一然——就略微生疏了,不過林霏開與張一然初中也是同班同學,兩人還是很熟。
可緣分就是這麼奇妙,高二分科,讓三個幼時玩伴又聚在了一起。
“惡!一中又不做人,七點到校,九點開班會,完了接着上兩節課,十二點才放學!我真的會餓死,開學第一天就這麼卷我們嗎?”林霏開抓着不知從哪裡順來的課程表鬼哭狼嚎。
“沒有開學典禮之類的東西嗎?就這麼上課了?”祁憶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個沒拿穩,差點把剛裝滿書的小收納箱摔了。
“是的你沒有聽錯,”林霏開以女鬼一樣幽怨的聲線說道,“據說因為高一軍訓占用了操場而廣場又在施工,所以我們沒場地了,開學典禮今晚線上舉行。”
“十二點放學!?比高一晚了二十分鐘啊。”張一然歎口氣,從書包裡摸出幾個小餅幹,自己一個,旁邊兩個,猶豫了一下,塞給大概是在自己睡覺時出現的、一直在低頭奮筆疾書的另一名同桌一個。
“嗨,吃零食嗎?”
江雲歸愣了愣,接過來道了謝。
她們這才注意到在張一然旁邊的角落裡還有個人,出于禮貌,或許該打個招呼,張一然便先開口:“我叫張一然,弓長張,一心一意的一,然後的然。”
江雲歸笑着說:“你們好,我叫江雲歸,江河的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的雲歸。”(注4)
江雲歸看到三人先是集體震驚,然後張一然不知道為什麼開始蜜汁微笑,而最遠處的女生不知道為什麼臉一下子紅得像猴子腚,場面陷入了詭異的沉默。
奇怪,以前同學聽見他這個名字,第一反應都是誇好聽或者有文化什麼的,特别是初中學了《醉翁亭記》以後,他還記得學課文那幾天經常有人問他:“你的名字是不是就出自這裡啊?”後來他幹脆直接用這一句來介紹自己,多好,高端大氣上檔次,不用白不用。
但是看三個人這反應,江雲歸不禁自我懷疑:剛才的語氣太裝了?還是表情太中二了?怎麼說句古文就冷場了?總不可能是他們沒學過《醉翁亭記》吧?好歹也是重高……
最後是他同桌的同桌忍着笑打破僵局:“你好,我叫祁憶良,祁連山的祁,記憶的記,良好的良。”本來是不敢跟剛認識的陌生人搭話的,但是林霏開的表情實在太好笑了,既然林霏開剛才給她解了圍,那她就勉為其難,也幫助一下林霏開吧。
好像到這裡自我介紹環節就完美結束,大家已經相互認識了,離自己最遠的那個女生就要轉過身去,他連忙開口:“同學你呢?”
張一然的笑容愈發古怪,更可怕的是,祁憶良隐隐有被他同化的趨勢。
那女生的表情變化可謂是五光十色,最後認命般幽幽地說:“我叫林霏開。”
“!!!不會就是……”江雲歸覺得自己的臉也紅了,可能也像猴子腚。
“緣,妙不可言~”祁憶良一臉姨母笑,被林霏開狠狠剜了一眼,委屈巴巴。
“有緣千裡來相會——”張一然也裝腔作勢,挨了江雲歸一胳膊肘,不敢作聲。
窗外萬裡無雲,陽光正好,教室裡,有人在聊最近的電視劇,有人在搬東西,有人在窗邊看風景,有人在做題,有人在偷偷摸摸打遊戲,有人在睡覺,有人在追逐打鬧,有人在吃零食;有人在歡笑,有人在擔憂,有人在神遊天外,有人在罵罵咧咧。所有的一切,彙聚在高二(1)班這個大家庭,這是故事的開始,一個嶄新的、充滿希望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