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普如魚得水學習生涯,小學的課程對阿普來說很是輕松。
每天早上會有 15 分鐘的冥想,美國小學非常重視情緒,會在課上教大家什麼是開心、悲傷、憤怒等等。
阿普猜測這得益于美國人他們的情緒是外放的,也是會行動的。比如阿普班上有的小孩會因為憤怒跳到桌子上尖叫,一但處理不好會演變為暴力。
所以情緒是非常重要的,外放和内斂是不同的表現,沒有對錯。但要有正确的處理方法,如打砸東西、自殘傷害自己,是沒有好的方法去釋放自己的情緒。
我們要接受自己不好的情緒,生氣、焦慮乃至于嫉妒。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
允許自己陷入情緒,但要有釋放的方法,比如去跑步、跳舞。這些運動可以促進内啡肽分泌,也可以出去散步。
也可以去寫小作文,把那些不好的情緒釋放出來。
如果你有很好的朋友,親密的家庭關系那麼就可以和朋友、父母傾訴。
如果這些方法對你都沒有效果,也不想用,那麼可以讓時間來治愈你。
但要注意時間,兩周。
如果你兩周情緒還沒慢慢變好,還是那麼的憤怒、悲傷等等,那麼就可以預約學校的心理咨詢。
當然如果你欠了 500 萬那麼你在兩周裡還沒有好轉自己焦慮情緒那就是正常的,但也最好有屬于自己的釋放壓力方法。
埃裡卡在教愛德森簡單的英文,她拿着鉛筆說“pencil”又拿起書“book”,她在給愛德森說常見物品的英文幫助他。
阿普覺得這是一種很漫長才能見效,不能快速幫愛德森解決近在眼前的問題"溝通"。
阿普手45°夾角的伸向兩人戳了戳,把兩個人的視線拉過來。
指着書,用疑惑臉問“you?”。愛德森搖了搖頭,這不是他的。
埃裡卡有些驚訝顯然之前她試過但愛德森不太聽得懂。
阿普認為是埃裡卡的語速太快和會吞音的原因。愛德森在來美國之前一定會學一些簡單的語句和單詞。所以造成完全無法溝通就是因為上面原因。
而肢體語言和簡單詞語加上一顆敢于開口的心,就能在小學完成大部分事情。
當然課還是會聽不懂,但也不至于借個橡皮都困難。
很快又到了戶外活動時間,女孩們拿着呼啦圈,一般是套在腳上轉起來像個風扇,但從來不會被打到。
跳繩、籃球、沙包。兩人手拉着手轉圈圈也能非常好玩。
阿普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人,那是一個男孩比阿普高半個頭,金黃色頭發鼻梁上有着一條雀斑。他向前奔跑手落在後面,像蝴蝶的翅膀。
他跑到一個又一個人群,問每個人願不願意和自己玩。但得到的都是拒絕,他蜻蜓點水又飛走了。
他的英語口音很重又含糊不清,但他努力說出自己的想法。
他看到有球飛向自己,他帶着笑容張開雙臂沖向足球,把球傳向那個人,想要加入進去。
但始終融入不進去。
阿普看到這裡有些想起上一世的自己,轉學對孩子來說是很大挑戰,對敏感的孩子更是。
他想起自己 3 年級轉學到新的學校,惶惶不安的獨自站在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