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她和舒家目前的關系,她能幫助舒清雲,已經仁至義盡了。
王夫人想讓她保密的話都沒能說出口,人就已經離開了。
王夫人表情明明滅滅,看着吃完藥,已經陷入昏迷的小女兒,心下情緒難平,徹底怨怪上那個喜歡自作主張的大女兒了。
要不是她得罪了昭華郡主,以她的為人處世,是不可能故意為難自己和舒家人的。
要是昭華郡主蓄意報複......不僅小六清白毀了,舒家其他女兒也要受牽連。
屆時,為了平息舒家族人怒火,他們大房的地位不保!
可偏偏,她不能對昭華郡主怎麼樣,至少,人家已經出手幫助了小女兒,沒有叫她徹底落到不堪的境地去。
深吸口氣,王夫人隻能聽天由命,叫人去向皇後告假,順便通知自己丈夫。
她的忐忑不安和心下猜疑,林若溪猜到了,卻沒放在心上。
既然都已經把人救了,自然不會嘴上拿清白說事,因此她一概不提,就當沒這回事。
回正殿的路上,還囑咐丫鬟們,不許說出去。
回到宮宴上,皇後娘娘第一時間注意到她,立刻招呼人過來。
頂着全場人的矚目,林若溪施施然來到皇後下手順位,立刻有人端來椅子,讓她與皇後靠得極近。
皇後拉着她的手,摸了摸,嗔怪道,“有些冷了,出去怎麼不穿暖和些,可是手爐沒帶?”
從原主住在公主所開始,皇後便對她照顧有嘉。
或許皇帝是礙于林家的功勞,而時時刻刻展現出對林如清和林若溪的寵愛。
皇後也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更多是同為武将家的小姐,對功臣家的女兒惺惺相惜和感同身受,也希望武将家眷能得到更多優待。
另外就是,身為皇後,還是被皇帝忌憚的,出自秦家的皇後,她在宮裡就是個孤家寡人,不僅不能親近宮中嫔妃和公主,就連與六皇子相處,都會被皇帝一再監視猜忌。
所以,她得是個高高在上,不能有多少自己喜好,牌面上的人物。
皇後這個位置,束縛了她一切思想和情緒,且如履薄冰,做多做少都不恰當,都會被皇帝猜疑分析,進而影響到在外鎮守邊關的秦家。
所以即便是面對六皇子,依舊得守禮重規矩,而不敢表露過多真實情緒。
但昭華郡主是那唯一的例外,皇後的身份注定了她擁有大面上的特權。
比如皇帝要恩寵林家,那麼照顧昭華郡主的人,就必須是一國之母,才能彰顯皇家的重視。
而不管皇後表現出對昭華郡主多麼重視,細緻入微的照顧,細心周到的呵護,明面上暗地裡的偏愛,都是應該的,是皇帝需要并特許的。
人都是有感情的,關注久了,照顧久了,也偏愛久了,自然傾注了更多情感。
尤其皇後過的如此壓抑,原主幾乎成了她唯一情感的宣洩口。
哪怕一開始這份感情九假一真,長年累月下來,也演變成九真一假了。
所以,在外人看來的作戲和真情實感對半分,但其實,皇後對原主是有真感情的。
隻不過在皇家,尤其是這種大型秀場,怎麼表現,表現多少都是有講究的。
皇後表現出一如既往的克制又關愛,看在有些人眼裡,便是彰顯恩寵的表面功夫。
比如甄貴妃,從黃女官嘴裡得知林若溪破壞了自己的計劃,看她的眼神幾乎冒火。
她不覺得皇後的關愛是真的,作戲居多。
畢竟,皇後在她眼裡,就是泥菩薩一樣的人物,沒什麼情感和情緒,這種當着衆人面的關愛,也隻是政治任務罷了。
當然,她也不傻,知道這任務是皇帝要求的,所以哪怕再生氣,也隻是面色不善,就連陰陽怪氣都不曾。
但看在另一部分人眼裡,就是十足十的喜愛了。
比如懷安縣主,皇後對她女兒很滿意,也不過是端坐在高位上,笑着問了幾句話。
可昭華郡主呢,居然直接擺了座椅在旁邊,還噓寒問暖,那眼裡的關切做不得假。
兩家又沒有親戚關系,皇後這麼關心她,莫非,真正中意的兒媳婦人選是昭華郡主?
懷安縣主扯緊了帕子,這很有可能!
不是她要貶低自家女兒,而是便尋整個京城貴女,昭華郡主才是那獨一份的尊貴。
如果對手是其他人,她自信女兒不會輸,可昭華郡主不一樣,首先她代表的意義就是别人比不上的。
林家!
如果皇帝想要收攏林家權勢,聯姻是最有效的手段,正好六皇子妃位空出來了,豈不天時地利人和?
想到這個,懷安縣主神色暗了暗,看向林若溪的眼神,隐隐帶着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