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等級森嚴 (擴充)
随着對宮廷生活了解的深入,林靜對“等級”二字的體會也愈發深刻。這種等級,如同空氣般無處不在,滲透到後宮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壓得人喘不過氣。
最直觀的體現,自然是衣食住行。
她所居住的翊坤宮,是東西六宮中最好的宮殿之一,僅次于皇後的坤甯宮和皇貴妃(目前空缺)所居的承乾宮。殿宇寬敞,庭院幽深,裡面的陳設無一不是精品。她每月的份例,包括銀兩、綢緞、炭火、各種食材、香料、胭脂水粉等,都遠超其他妃嫔。她可以穿戴除正黃、正紅之外的所有顔色的衣物,可以使用金銀器皿,可以使用象征高位的翟鳥、鳳凰(次于皇後)等紋飾。
而其他妃嫔,則根據位份,依次遞減。林靜有一次去給皇後請安回來的路上,偶然瞥見一位分位較低的林嫔(正三品)的住處——景陽宮的偏殿,庭院狹小,陳設也相對簡陋許多。她身邊的宮女太監加起來也不過七八人,與翊坤宮前呼後擁的陣仗形成鮮明對比。據說更低位份的常在、答應,甚至可能兩三人合住一個宮院,份例更是微薄,連吃穿用度都要精打細算,冬天甚至可能缺炭火。
這種巨大的落差,讓林靜心中很不是滋味。同樣是皇帝的女人,僅僅因為家世背景、皇帝一時喜好或者政治因素帶來的位份不同,境遇便有天壤之别。這讓她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她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并非理所當然,而是建立在“李璟瑤”的身份和她父親太傅李嵩的權勢之上,脆弱得不堪一擊。
除了物質上的差異,更讓她感到壓抑的是精神上的等級壓制。
那無處不在的請安、行禮制度,就是最明顯的體現。高位對低位擁有絕對的權威。低位者見到高位者,必須主動避讓,垂手肅立,行屈膝禮或跪拜禮(視等級差距而定),并使用敬語問安。而高位者則可以坦然受之,或點頭示意,或直接走過,甚至可以出言訓斥。
林靜身為貴妃,在後宮中,除了皇後和太後,她幾乎不需要向任何人行禮。但她卻極其厭惡這種不對等的禮儀。每次看到那些比她年長許多、甚至可能是先帝嫔妃的太嫔太妃(雖然她還沒怎麼遇到過),或者僅僅是位份比她低的年輕女子向她跪拜,口稱“娘娘萬福”,她都覺得渾身不自在,如坐針氈。
有一次,她在禦花園碰到那位她曾試圖扶起的孫常在。那位孫常在看到她,如同驚弓之鳥,遠遠地就跪伏在地,連頭都不敢擡。林靜這次學乖了,沒有上前,隻是遠遠地說了句:“起來吧。”等孫常在戰戰兢兢地起身,低着頭快步離開後,翠兒在她身邊小聲嘀咕:“這個孫常在也真是可憐,聽說她家裡沒什麼背景,入宮快一年了,連皇上的面都沒見過幾次,份例又少,過得緊巴巴的,前兒個還因為一點小錯被内務府的管事嬷嬷罰了月例……”
林靜聽着,心裡堵得慌。這就是後宮女人的命運嗎?幸運的如她(至少表面上是),可以錦衣玉食,前呼後擁。不幸的,就如同這孫常在,或者更多她看不見的低位嫔妃,如同角落裡的塵埃,無聲無息,自生自滅。
除了這些明面上的等級規矩,後宮之中,平靜的水面下更是暗流湧動。女人們之間的關系微妙而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