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日子會這樣過去,可她懷胎五個月去禦花園走走時,不小心摔了一跤。南姝硬是以肉身墊在了她身下,最後她無事,南姝卻小産了。
自那以後,南姝許是在養身體,來得少了些。她也不敢再輕易地出去,隻守着寒漪和腹中胎兒。
懷胎七個月時,娴昭儀過來告訴她,她的妹妹已升至南婕妤。娴昭儀的刻意挖苦,她并不在意。
從南姝進宮那日,她便知道會有這一天。南姝率真柔淑,皇帝又怎會不喜歡呢?
她隻需守好自己的心便夠了。
可她懷胎八個月的時候,有一日忽然腹痛了起來。太醫前來診治說是有小産的迹象。她明明事事都遵醫囑,為何還會如此。
那時宮中的太醫大部分都去了盤州救治疫病。
宮中隻有毛太醫擅長女科。皇帝便命毛太醫每日來長定宮診脈,務必保全她。
她愈發小心,為了保下胎兒,再苦的藥也吃得下去。寒漪乖巧,知曉自己不易便時常陪着。
可是有一日,寒漪忽然不見了。宮人将長定宮尋遍了都未曾發現。她在長定宮等了兩個時辰也沒等回她的寒漪。
有個陌生的宮女來說似是在惜花庭看到了寒漪。
她再也耐不住,抱着肚子親自去尋。
等她到了惜花庭時,卻聽到令她心寒的聲音,是南姝同皇帝的對話。
她才知曉,原來自己是南姝的替代品。隻是因為南姝年歲還小,皇帝等不及才讓她初時受封為美人。
惜花庭裡南姝的聲音是那麼無辜。她已記不清當時的感受了,皇帝心意如何她豈能把控。寒漪才是最重要的。
可她怎麼也找不着寒漪。
後來聽宮人來報寒漪掉進了惜花庭旁邊的池塘裡,那會兒她如墜冰窟,連路都走不穩了,是桐君攙扶着她去了那處池塘。
她過去時,寒漪已被救了起來,但池塘裡卻還有一人,是南姝。
她記得南姝不會水,焦急的她喊宮人去救。可是那裡的宮人們竟都猶猶豫豫地不敢下水,最後是皇帝及時趕了過來救起了南姝。
她未曾見過皇帝那樣冰冷的神情,抱着南姝從自己身邊走過,一刻目光也沒有分過來。
無妨的,她本就是個替代品。
當夜,寒漪發了熱,她讓宮人去喚毛太醫,可是她等了許久太醫也未曾前來。
宮人回來報說是南婕妤重病,毛太醫奉命去了南婕妤那裡。
奉命,好冷漠的字眼。
眼見着寒漪燒得愈發迷糊,她便親自去了福熙閣,想請皇帝允毛太醫過去看看,隻看一眼開個方子便好。
可是福熙閣内的人神色匆匆,她讓人通報竟無人理會。
她欲強行闖進去時,皇帝終于派了人出來,隻道别添亂,還命人“送”她回去。
她大喊着求皇帝救救寒漪,可是她怎麼喊,都無人回應。
福熙閣是那樣大,燈火通明。百般光照隻收在閣内,無一盞燈落于她身。
她回去時,寒漪正呢喃喊母妃,她噙着淚一遍一遍地為寒漪擦拭身體。好在寒漪終歸是退了熱,隻是失了小部分記憶。
再後來,她體力不支暈倒了,醒來後便被告知小産了,為她接生的宮人發現她生了個面容恐怖的死胎。
自那以後,宮中開始傳言她是不祥之人,生來帶着惡鬼的印記才會生鬼胎。傳言愈演愈烈,後來連生子藥的事情也傳得沸沸揚揚。
那段時日,她如幽魂一般度日。
夜裡時常聽到嬰孩啼哭聲,白日渾渾噩噩連寒漪也顧不得。
皇帝雖強行将流言鎮壓了下去,但卻因生子藥的事情與她起了嫌隙。
她也永遠不能再生育了。她本來連那個孩子的名字都起好了,叫元瑞,霍元瑞。
可是,她的元瑞沒了。
父親寫信痛斥她無用,失去了皇子也不能接濟母族。
南姝卻還是一如既往的待她好,在宮中名聲極佳。再後來,南姝有孕,生下了十一皇子。
十一皇子降生的時候,福熙閣百花盡開,皇帝因此龍顔大悅。
汝國公府終于又有了依仗。
“桐君,你說父親是知曉的,是嗎。”端妃跪坐在蒲團上,望着佛像喃喃自語。
桐君泣不成聲,将自己不經意間聽到的全說了出來。藥是南姝聽人說的,跟丫鬟當個趣事兒說了出來,可這番話不小心叫汝國公知道了便命人去買了來。
端妃垂眸,神色漸冷。
父親知曉藥性猛烈或許會傷了根卻仍是命自己吃下。她的妹妹,南姝又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