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馬陵傳 > 第109章 第五回 錦鱗蟒計捉衆好漢 天魔星大鬧登州城

第109章 第五回 錦鱗蟒計捉衆好漢 天魔星大鬧登州城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本回作者:秦湛(臨風監修)

詩曰:

家住登州兩水中,性如鐵牛亦頑兇。

善揮銀錘雙臂健,慧眼識才伯樂功。

血海屍山因宄佞,飄蓬人世獲名聲。

若要問他何來曆,上應魔星禍衆生。

話說宋徽宗政和七年,雲天彪率大隊軍馬攻打清真山,山寨六個頭領前後吃殺了四個,止剩得馬元、皇甫雄二人,因見無梁山援兵,又懼怕雲天彪部的利害,以此投降獻山。從而清真山失陷,梁山不可越萊蕪圖蒙陰。次後馬元、皇甫雄受任登州、萊州防禦。看官皆知,那馬元隻是個打家劫舍之輩,比不得梁山好漢,殺人放火的事尚還省得,如何任得防禦職務?且落草自在慣了,受不得上司管轄,依舊使出那般綠林手段,不過幾日,就将個登州城,弄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百姓雖然敢怒,那裡敢言,隻得艱難過活。知州礙着馬元是雲天彪招降來的人,亦不敢多問。

且說登州治下兩水鎮内,有一個好漢,姓蔡,雙名子豪,自幼不服管教,離了父母,平日裡隻是愛打熬筋骨,最喜練錘。雖是不曾有高人指引,到底天賦過人,那錘子耍得倒也好,就附近鐵匠鋪挾鐵匠與他打對錘。那鐵匠因他生得兇惡,往常時又暴躁慣了,懼怕他那錘子,那敢不依?無奈取了镔鐵,與他打了兩柄錘來,裹上銀漆。那雙錘銀光閃閃,又足重,蔡子豪舞來呼呼的響,甚是喜愛,平日裡從不離身,早晚隻是操演。肚饑口渴時,便去鄰戶人家讨吃讨喝。鄉鄰拗不過,無非隻與了些大餅充饑,少時也噇得酒肉。吃喝足了,又去遠近村坊,到處遊蕩,尋各方好漢會武。那蓬萊境内,卻沒一個本事敵得過他的。

看官聽說,這蔡子豪如此性子,想來也定惹得許多鄰裡鄉親的嫌惡。不過是那時節多得登州境内一女子,見蔡子豪這般,卻識得他必是個真好漢,以此暗裡多花些銀兩打發了衆人,教都多看觑則個,休與一般見識,就是那鐵匠亦得補了打錘的銀子。至于此女是何人,熟知《馬陵》一書的衆看官心裡必然都清楚了。

卻說這日裡,蔡子豪一覺睡至近午,起來耍了一回錘,肚裡早饑了。尋着家裡一粒糧也無,心道:“幾時不曾街裡去,且去尋個酒家,吃幾碗酒也好。”當下腰間懸挂了那兩柄八棱梅花亮銀錘,去城裡尋酒店。看他走在路上,好似魔星下界,羅刹臨凡,面露兇光。路人撞見時,都走開避了。

蔡子豪走不多時,見着一處常來的酒店,心中大喜,急快步上前。卻見那酒店閉了大門,揭了酒旗,自道:“怪哉!往日常來此處,每日生意紅火,此時恰是正午,那有不開的道理?”心裡惱怒,擡起右腳,踢開了門,大跨步趕入來,拖過桌椅坐定,安放了雙錘,朝裡間喊道:“酒家,且與我取酒肉來!”喚之不應,蔡子豪心中更添煩躁。複叫了一回,仍無人應答,心頭那股魔火,無端燒起,掙起虎軀來,取了一隻銀錘,趕入後屋。不想卻見那主人家,倚在牆上,面色蠟黃,氣若遊絲,半死不活。

蔡子豪見狀,吃了一驚,連忙上前去,将銀錘擲在地上,伸手揪着店家衣襟,搖個來回,卻無動靜。蔡子豪急回身去外面缸裡舀水,那缸中水幾近無了,止得了半瓢。複趕入房内,撬開店家牙關,灌将入去,半晌,方才睜開雙眼,隻是有氣無力。蔡子豪乃問道:“卻是怎地,主人家如何倒在這裡?”

那店家知眼前這漢子是蔡子豪,平日裡雖吃白食,倒有幾分義氣,勉強支起身子,方才說道:“好漢不知,近來登州新到一位防禦,縱容兵卒造孽,到處吃拿穿用,家中亦遭擄掠。往常時你來吃幾頓酒菜不打緊,如今實是不行了。”蔡子豪聞說,大怒道:“那新到的防禦是何人?”店家答道:“便是那清真山的紅頭子馬元。”子豪聽了,叫道:“我道是誰,原來是個投降的賊!”畢竟年少氣盛,當下心頭火起,要去尋馬元厮殺。店家忙阻道:“好漢不可!”蔡子豪道:“有甚不可?衆鄉鄰都是俺的恩主,量這個腌臜鳥人,老爺怎不能殺他?”店家歎口氣,便把城内人人相傳的那馬元如何投的降,官府如何不敢奈何的事一一相告,随即又道出一個名姓來。

原來那登州城内有個好漢,姓董名安,年有二旬,讀得書也習得武,平日裡最是義氣,廣交好友,故而人送綽号小信陵。蔡子豪也與他相識,亦曾常受其酒肉飯食,以此也有些恩惠。近日董安因見馬元部造孽,百姓受苦,心中不忿,便招了幾個常來往的弟兄,商議道:“今日這個防禦馬元,原是梁山泊招賢堂中背反的叛将,這般強橫。”一個漢子大叫道:“那梁山病尉遲孫立,當年在此處當提轄官時,那有這般禍害?且素聞梁山泊以忠義為主,這個馬元怎會如此猖狂?”董安歎道:“這馬元雖是招賢堂的頭領,不過是個附屬山寨的,恁地兇頑,豈配和那一百單八個頭領相提并論?今日我等且去州衙處告狀,看他如何說法。”當下衆人商議了,七八個漢子,各提杆棒,藏了尖刀,奔衙門去了。

隻說那錦鱗蟒馬元,近來搜刮得無數錢糧,内心歡喜,正在衙門裡間飲酒作樂。忽聽得外面圍了許多人,點名道姓大罵,心頭大怒,道:“何等奸民,怎敢到我官府鬧事!”便拎了槍,号令兵卒,趕出門去。隻見那個小信陵董安,手提杆棒,立在前頭,一表人才。曾有一首詩,專道董安好處:

雙劍橫眉目射星,伯兄季友氣寬盈。

生來品性行為正,姓董名安号信陵。

馬元喝道:“汝等奸民,如何來我衙門前耍槍弄棒!”董安忙撇棍下拜,稱道:“防禦恕罪,小人等并無歹意。隻是近來城内兵卒橫行,強闖民宅,百姓多受其殃。我等來此,不過是想問防禦讨個說法。”馬元怒道:“目下梁山草寇禍亂山東,我自率部搜捕歹人,皆是為了城防,與你等何幹?讨甚說法!”董安又要詳說,那馬元那裡耐得,早發作起來,教官兵都來捉人。董安就地上跳起,綽起杆棒,大叫道:“梁山泊都是大仁大義之輩,如何出了你這背反的賊來,隻會害民!”馬元吃他說到痛處,圓睜怪眼,叫道:“這厮如何敢提梁山反賊,必是同黨!”說罷,挺槍直取董安。背後諸将,都舞軍器趕入。董安掄動杆棒來鬥馬元,衆多義士,都與官兵厮鬥。

當下董安與馬元相争,鬥了四五十合,馬元心生一計,賣個破綻,跳出圈子來,道:“且都不要打了,衙門前厮鬥,成何體統!都與我進裡間,自有知州相公分斷!”董安是個沒甚心眼的,不知是計,聞說有理,遂叫停了一衆人等,都跟着馬元上堂去。衆人方才跨進門來,埋伏在兩旁的軍漢一發都上,撓鈎套索齊發,把董安和衆好漢都拿住,牢牢捆了。馬元大笑不止,董安破口大罵道:“無恥奸賊,必死于刀劍之下!”馬元啐了一口,教以謀反的罪名論處,将衆人打入死牢,無須多審,擇日問斬。登州境内百姓聽說,沒一個再敢聲張。你道蔡子豪緣何不曉得此事?原來那幾日他家裡尚還有些糧米,每日又癡迷演武,已有三五日不曾遠走,鄰裡又都是怕他的,那敢上門告知?故而不曉得。

蔡子豪聽了店家訴說前後,心頭又添了一把火,正是火上澆油。那顧得店家勸告,就地上拾了左錘,趕出後屋,桌上又尋了右錘,手提雙錘,大步出了酒店,往城中趕去。走至半路,見一夥官兵,騎着高頭大馬,耀武揚威,巡邏過來。子豪竟舞動雙錘,搶将過去。那領頭将官見了,忙喝道:“那厮待做甚麼!”子豪那肯答話,隻一錘,把坐下那匹馬打翻在地。那個将官就地翻滾一遭,複看蔡子豪掄錘打來,急揮槍去迎。兩個鬥了數合,早被蔡子豪一錘打斷槍杆。那将官見勢頭不好,恰待要走,蔡子豪手快,狠命一錘,天靈蓋上正着,登時腦漿迸流,濺了子豪滿臉。子豪吃血迷了雙眼,不禁“阿也”一聲,一個踉跄,向後一跌,把頭正磕在地上,隻覺那腦中嗡嗡作響。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