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百萬人中逐武藝,知州有意徇私情。
不明内裡奸邪道,房圳隻争比試赢。
話說當日道君天子早朝,左丞相張邦昌出班奏道:“樞密院得報,京東東路淮陽軍治下,有馬陵泊草寇聚衆。近半年來,接連鬧了下邳縣、江甯府、應天府,所到之處無不隳突,官吏橫死,兇賊淫暴,屍骨狼藉。又抗拒收捕,連連殺了十數個捕盜軍官。現群醜嘯聚馬陵,亦稱替天行道,乃效仿前賊宋江、盧俊義一夥,所犯十惡大罪。還望天兵掃蕩,還清平于宇内!”又有右丞相李邦彥出班奏道:“大名府知府來報,有賊人擾亂北京,縱火燒了忠毅子聞總管的府邸。青州處又差人來報,四個賊寇大鬧青州,殺了知州一門。聽聞俱是馬陵賊首陳明遠的相識。”
衆看官且聽,馬陵泊之事、大名府之事,前回俱已說明,這青州之事又是何來?話休絮繁,此一回正要講明。
原來那山東濟南府有條漢子,姓房,單名一個圳字,生的身長七尺,相貌堂堂,細眼一字眉,目射寒光,逼人心寒。這房圳自幼愛耍槍弄棒,習得一身好武藝,都稱他作開路神。隻惜時運不濟,做生意消折了本錢,就變賣了身上值錢的物件,欲要返鄉,正從青州地面經過。才走了幾裡地,隻見前面一個大林子,都是白楊樹,但見:
古藤蟠枝,怪樹嵯峨。刮雜雜鴉巢亂散,心肝垂挂林梢;腥濃濃獸穴幽深,朽骨零落根下。瘴氣氤氲,熱淋淋毒霧彌天;陰風掃湧,撲簌簌鬼哭滲地。熊虎嘯喑,豺狼逡巡。紅頭強人隐蹤形,黑石鋪開下席;赤眉好漢藏身地,白楊劈斬做旗。樹直如同地刺起,根盤好似龍蛇據。直是心雄氣壯漢,也作躊躇踯躅人。
房圳又行了數十步,就見一人從林子裡翻身跳出,手拿一對八棱梅花亮銀錘,朝着房圳大喝一聲:“你這鳥厮,識相的就留下買路錢,免得腦上開花!”
房圳看那人時,面露兇光,豹睛狼唇,一對銀錘拿定,真似兇獸敖因。房圳是個心高膽大的好漢,見此反哼笑道:“你這厮,倒也不打聽打聽老爺的名,怎敢在此攔老爺的去路!識趣讓俺過去,省得爺爺動手!”那漢子喝:“饒你名字大過天,便是那甚麼山東鳥留守鳥鎮撫到此,不留下買路錢,天靈骨也須吃得俺幾錘!”房圳本就因生意上的事懊惱,正沒好氣,一聽此言,撮鹽入火,劈拶拶撩起性子來,大怒道:“潑賊尋死!”挺起樸刀,直沖去鬥那漢子。這兩個:
一上一下,一往一來。一個盡氣力望天靈砸去,好似銀錘太保;一個弄精神百般招架,猶如宇文成都。戰有半晌無輸赢,鬥到數番沒勝敗。恰似雙角貔貅鬥獬豸,又如吞火狻猊遇狴犴。翻滾鬥得百獸驚,厮殺原是一洞星。
房圳與那漢鬥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都暗贊對家手段。又鬥了十數合,那漢子卻先叫道:“好漢少歇,俺有話說。”兩個都跳出圈子,那漢複問道:“你這漢子姓甚名誰?”房圳便道:“濟南府房圳便是,江湖上稱喚開路神的。”那漢就撇了錘,下身剪拂道:“好個開路神,端的不負好名!若再鬥下去,必是俺受傷吃虧。好漢,我姓蔡名子豪,登州人氏,平時殺人放火慣了,遊走江湖熬出個兇太歲的名号。”房圳笑道:“好個兇太歲!俺也喜你手段。”兩個再剪拂了,同去林子裡坐定,再叙心中意氣。正是英雄相見,分外投緣,又是天星合當聚會,故有此機緣。二人互推了年紀,都是建中靖國元年生的,房圳長蔡子豪五個月,蔡子豪尊為兄長。
房圳道:“不知兄弟為何在此剪徑?”蔡子豪答道:“小弟欲往馬陵泊去入夥,又愁無甚見面禮,便欲尋些錢财來,壯些顔面。”房圳勸道:“兄弟無須費此周折,若想入夥,直去就是。不瞞兄弟說,我在南方做生意消折了本錢,本欲還鄉。元旦時經過馬陵泊東山酒店,被他店裡手下私自用蒙汗藥麻翻了。多得那裡兩個女頭領,一個喚做病西施餘媛,一個喚做出泥蓮吳忱諾,把我救醒過來,又邀我入夥。我不曾答應,便繼續回鄉。隻歎當時陳明遠領兵攻打應天府,尚未歸山,無緣相見。”蔡子豪忙道:“小弟也聞義巨子大名,因此特去投奔。”又道:“哥哥如此好武藝,不如去青州城打擂如何?”房圳問道:“打甚麼擂?”蔡子豪便道:“今個是破五,青州知州擺下獻台,限今日能穩站于台上者,奉朝廷之命封為青州兵馬都監。”房圳自思道:“不如憑本事混個官職當當,卻也勝似閑身。”就道:“甚好。蔡兄弟可陪我走一遭,我若做了兵馬都監,定不虧待你。”蔡子豪喜道:“俺便與哥哥去看看。今早出城時,有個大漢已戰敗兩三個人,甚是利害。”二人一面走一面說,同往青州城去了,正是:
本是江湖兇獸主,偶逢房圳便相欺。
二人結拜天緣動,更向青州待可夷。
卻說二人到了青州城内,至州衙前,見擺着一張台子,四面人如潮湧,老少攜手,夫婦同行,都來看打擂。又有些逞手段的,大咧咧脫了上裹兒,露出虎豹花繡來,好不威風。台上又站着一九尺高漢子,門神般廣闊的肩脖,隻聽他叫道:“老爺姓杜名盛,近年賊寇猖獗,朝廷降旨,從民間廣選人才。今日知州相公有命,擺下獻台,勝出之人,可做這青州兵馬都監。好馬任騎,甲械任批,豈不是光宗耀祖的好事?老爺從早上台,至今三個時辰,已是鬥敗了八九個好漢,再得一個,卻是十數。候了這般時候,還有那讨羞的,盡來台上。偌大一個青州,莫不是尋不出十個人來和老爺争這都監的!”蔡子豪回首看房圳道:“這厮好生張狂!哥哥不妨上前與他較量,挫其銳氣。”房圳道:“兄弟勿急,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