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她眼底的星軌 > 第25章 晨光重逢

第25章 晨光重逢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晨光穿過新換的紗簾,在木地闆上投下細碎的光斑。溫翎比鬧鐘先醒,靜靜躺在熟悉又陌生的床上。公寓裡安靜得出奇,沒有了倫敦街頭的早班巴士聲,也沒有裡斯本清晨漁市的喧鬧,隻有空調外機輕微的嗡鳴提醒着她:這是北京,她回來了。

廚房裡傳來瓷器輕碰的聲響——俞瑾言總是比她先起床。溫翎赤腳走到客廳,發現餐桌上擺着一碗冒着熱氣的豆漿和剛出鍋的油條,旁邊是攤開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今天的行程安排。

"樓下早餐店居然還在,"俞瑾言從廚房走出來,手裡拿着剝好的水煮蛋,"老闆問你們旅行回來了?"

這個再普通不過的問題讓溫翎心頭一暖。在三大洲奔波一年後,還能被街角早餐店老闆記住,這種歸屬感比想象中更珍貴。

她拿起相機,拍下這頓典型的北京早餐——不是為了項目,隻是私人記憶。俞瑾言挑眉看她:"職業病?"

"紀念品,"溫翎糾正道,"最真實的那種。"

去"晨光之家"的路上,北京盛夏的陽光毫不留情。溫翎搖下車窗,讓熱風裹挾着熟悉的城市氣息撲面而來——柏油馬路被曬化的味道,路邊早點攤殘留的油煙,還有行道樹散發出的淡淡草木香。

"變化不小,"俞瑾言指着窗外一棟新建的玻璃幕牆大廈,"我們走時那裡還是個工地。"

溫翎點點頭,思緒卻飄向即将見面的小森和其他孩子們。視頻通話和照片永遠無法替代真實的相遇,她好奇這一年裡他們有了怎樣的變化。

車子拐進熟悉的小路,"晨光之家"的招牌映入眼簾——比一年前多了些裝飾,牆上爬滿了茂盛的爬山虎。還沒停穩,一群孩子已經歡呼着沖了出來。

"溫老師!俞老師!"

小森跑在最前面,曾經那個瑟縮的男孩如今挺直了腰闆,手裡高舉着一幅畫。溫翎蹲下身與他平視,驚訝地發現他已經快和自己一樣高了。

"送給你們,"小森遞過畫作,"《我們的家》。"

畫面上是"晨光之家"的建築,但窗戶裡透出的光影卻奇妙地融合了倫敦倉庫、裡斯本鵝黃房子和哥本哈根活動中心的特征。最令人驚歎的是技法進步——色彩運用大膽而和諧,筆觸也比以前自信得多。

"他上周收到了藝術學校的錄取通知書,"林教授走過來,臉上帶着驕傲的笑容,"專為特殊兒童設立的藝術班。"

溫翎小心地接過畫作,手指輕輕撫過那些熟悉的輪廓。這一年裡,她通過鏡頭見證了無數成長與蛻變的故事,但眼前這個最早、最珍貴的改變,卻差點錯過記錄。

"我們有禮物帶給大家,"俞瑾言從背包裡取出一個精心包裝的盒子,"來自三個國家的'邊界'紀念品。"

孩子們圍坐成一圈,看着這些來自遠方的禮物——倫敦薩拉制作的社區地圖明信片,裡斯本莉娜手寫的蛋撻食譜,哥本哈根艾瑪設計的拼圖徽章...每件物品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溫翎和俞瑾言輪流講述着那些遙遠的人和事。

"我們也準備了表演,"小森突然宣布,"是林教授幫我們排的。"

接下來的半小時,溫翎的相機忙個不停——孩子們表演的短劇改編自她在視頻中講過的"邊界實驗室"故事,服裝是用回收材料自制的,台詞雖然簡單卻充滿童真。最感人的是結尾,每個孩子舉起一塊拼圖,拼出"歡迎回家"四個大字。

表演結束後,林教授帶他們參觀了這一年的新變化——增設的感覺統合訓練室,小森和其他孩子的畫作展覽區,甚至還有一個小型暗房,專門為對攝影感興趣的孩子準備。

"你們離開後,社區更支持我們了,"林教授邊走邊解釋,"政府撥款,企業捐贈,還有志願者團隊...現在我們有二十多個孩子定期來上課。"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