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失憶後成了死對頭的王妃 > 第41章 第 41 章

第41章 第 4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幾個小國意欲從中汲取經驗,順便與大齊國套近乎,待來日機緣一到,駕輕就熟。

毫無疑問地,史書将會為這場難得的宴會,記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戟王一身墨朱青骊錦袍,上頭繡着狻猊與睚眦,腰束八連環佩,挺拔傲立,絕豔睥睨。

如今大臣們皆道,說三皇子成親後,似乎長進不少。

曾經的征北将軍顧紹秋,是戟王年少時的武功師傅。他一面撫着灰不溜丢的長須,一面對戟王贊不絕口。

在顧紹秋眼中,三皇子這矯健高大的身軀,分明是建功退敵的好苗子,皇帝越老越不長眼,竟将他的好徒弟困在軟唧唧的宮殿中,不讓他去西邊戍守邊疆,着實浪費一顆苗子

将整副心思放在戟王身上的,另有一人──

關河郡主。

關河郡主出身北境第一世家,自小與父母一起在北境戍邊,她從小受寵,是不折不扣被捧在手心裡長大的世家小姐。

往昔戟王還炙手可熱時,關河郡主曾經與戟王議親,可戟王中箭落馬後,家族索性切斷這樁可能的姻緣。

關河郡主雖扼腕難過,卻也不得不聽從雙親。

此時關河郡主見戟王外貌不減當年,甚至更加豔美絕冷,矯健挺秀,一雙眼簡直要看直了。

戟王本就是容貌最出挑的皇子。放眼王公貴族子弟,無人能敵得上他的美色。

不僅如此,戟王年紀雖輕,卻老練世故,吏事精明。若不是貪墨案,戟王的聲望,八成可與太子平起平坐。

哪輪的到四皇子上來台面争鋒。

不過,人生美妙之處便是不期而遇的峰回路轉。

此次戟王功成,若她再去向雙親表明想嫁給戟王的意願,興許他們不會再阻攔。

她關河郡主自小享盡榮寵有貴人運,嫁男人,當然也要嫁個最鴻運當頭的。縱然戟王已娶妃,可不過就是個小門小戶的女子,略施手段逼她自請合離,讓戟王改娶,還不簡單。

這麼浮想聯翩之際,關河郡主的視線落在剛進大殿的戟王王妃。

迎面走來的王妃,一身華服翡飾,如夢幻妍影,如光暈罩身,精緻脫俗地不似人間女子。

宮人們紛紛低語稱贊三皇子妃,像王母娘娘身邊服侍的女仙者。

戟王更是在三皇子妃一入殿,便熾烈地望著王妃。

他想起前一夜王妃在水裡做的壞事,想起那自腹底升起擴散至全身的顫慄,不由露出幾分艷色。

關河郡主眼露忌妒。

三皇子妃裝扮是裝扮的不錯,長相也可以,一頭烏發欠卻缺禮數。松松挽就,不見任何一絲珠光貴氣。

當宮廷是酒肆歡場?

關河郡主端得高貴得體的臉龐,流瀉出一絲鄙夷的神色。

卻很快又抹去。

一場宴會,出席先後順序,也是角色重要性的呈現,最重要的人物必得最後出場。皇帝皇後與兩位船主成了最後坐定的人。

這幾年,大齊國北征軍雖然在與北邊方國的戰争上節節退敗,但在中土廣闊的大地上,大齊國三世君主秦定邦仍然是說一不二的霸主。

皇帝老頭一旦坐定,意味着宴會正式開場。

他舉起九連玺玉盞,面朝大殿上衆人,高聲道:"今日,乃我朝與東海國的重要日子。承蒙諸位捧場,不辭千裡遠到。孤在此謝過各位。"

牧荊緩緩起身。

皇子公主們,後妃,所有人無一不向大齊國最有權勢的男人,以及兩位船主舉杯。

一杯飲畢後,皇帝側身和糜爪冬寒暄:"糜船主,犬子這幾日費盡心思,準備這場宴會,等會你可得賞光。"

牧荊坐在不遠之處,耳力好的她,清楚地聽見這幾句話有些失笑。

整個大齊國,也隻有皇帝會稱戟王為犬子。

糜爪冬行東海國的禮儀,雙手交叉于胸前,恭敬地道:"大王客氣了。我等冬方蕞爾小國,有幸登大齊國絲竹大堂,此乃糜某的榮幸。"

高雅賢慧的皇後,也禮貌性地向也如姜敬酒。

也如姜是個安靜沉穩的,閑聊幾句後找不到合适的話題,幹脆默默啜飲美酒。

皇帝嗓音甚有威嚴:"來人,給也船主和糜船主看看,大齊國最風雅拔尖的歌舞絲樂。"

矗立在皇帝身旁的戟王聽此,神色自若地拍兩下掌。大殿尾端,很快便傳來整齊又細碎的腳步聲,所有人皆望向聲音傳來之處。

那是太樂府最得意的作品──

九州大地上樂器最齊備拔尖的樂隊,樂技高超,無人能及,連同太樂府臨時自民間精挑細選來的歌伶,五十名樂工,身姿昂揚地站在大殿中央。

這是帝國目光最深刻挑剔,最衆所矚目之處。

很快地,歌伶們便吸光衆人目光,他們舞步輕盈如碧柳,纏帶自在飄移如飛花,嵌綴在柳綠蘿衣上的珠飾,星星閃閃,光點輕閃搖動,恰似天末殘星,又似流電明滅。

絲絲入扣,蠱惑人心。

糜爪冬看得兩眼發直,他側頭對皇帝贊歎:"大齊國不隻絲竹技藝出彩,歌舞亦是一絕。"

皇帝撫須,得意地道:"糜船主别急,這才剛開始。"

很快一曲舞畢,歌伶們似雪花落下,徐徐退下,接下來,輪到樂工們大展身手。十來種樂器配合得當,天衣無縫,奏一曲天籁之音。

左一響磬與鼓交錯疊起,右三響铙與鐘并奏共歡,之後隐隐添入低鳴嗚咽的排蕭。最後琴瑟橫刀出世,劃下幹戈相擊、珠玉落盤的空亮聲響,結束酣暢熱烈的一曲。

衆人起身高聲叫好。

糜爪冬手都要拍斷了,轉頭對皇帝贊不絕口:"大齊國真是人才濟濟,今日一見,方知我見識淺薄哪!"

皇帝聖心大悅,看向溫貴妃,順手推舟道:"這都是犬子還有溫貴妃的功勞。"

溫貴妃抿唇微笑,甚是謙虛:"糜船主,這才到一半呢,好不好得看到最後才知道。"

皇後頻頻點頭,表示贊同。

關河郡主靠了過去,摟住皇後手臂,親昵地撒嬌:"三殿下定不負衆望!"

皇後是個精明人,一聽便知郡主在想什麼。她便似笑非笑地,看向戟王。

隻見戟王長身玉立,龍章鳳姿,卻淡漠地垂着眼。他一門心思都在樂工的調度與行進。

也如姜亦瞥了眼風華無雙的戟王,在心裡默默地納悶着。傳聞都說三皇子狂放不羁,行事不循常理,可三皇子将這場盛宴操辦得升平有序,僅僅費了十日。

俨然人才。

大齊國君王既然有子如斯,為何這幾年要将他軟禁在宮廷?不過,聽皇帝的口氣,戟王擺脫軟禁的日子,應該也不遠。

這便是劉貴妃與四皇子,始終默不作聲喝悶酒的緣故嗎?

值此時刻,戟王腳步沉穩地步至皇帝面前:"父王,下一曲奏的便是合歡散。"

皇帝擺擺手,懂老三的意思:"去吧,你去安排琴師。"

戟王轉頭使個淩厲的眼色,禁軍立刻分出一小隊,邁出大殿,保護那個即将擔此大任的女琴師,此女身負重任,斷不能在關鍵時刻出半點差錯。

皇帝也沉下臉,盯着女琴師進殿,絕不能讓星宿堂,亦或哪個亂七八糟堂再來亂事。

牧荊聞聲,面朝鐵靴沉重腳步聲傳來的方向。

牧荊低聲問木槿:"是誰彈奏合歡散?"

戟王未免星宿堂再來壞事,将替代趙玉面上場的人選,瞞得滴水不漏,連牧荊也不知是誰。

女琴師頭戴帏帽,木槿隻得眯眼細瞧。

瞧了一會,她從女琴師臂上挽着的琴瞧出端倪,肯定地斷言:"是霍姑娘,霍如雪。"

霍如雪的琴,因為被主人過于勤奮地彈奏,走到哪都捧着,連如廁時也不避諱地捧着。

睡覺時也捧着睡。

于是,霍如雪的琴看上去便木漆嚴重斑駁,也沒半點金穗點綴,樸實無華,不失為霍如雪獨有的标志。

牧荊點頭:"霍師傅資質不算最佳,卻守本分,肯下狠功夫,是太樂府最勤練琴技的琴師,殿下倒是得了個合适人選。"

木槿沒有回應。

因為她突然記起,星宿堂并不欲盛宴圓滿,所以才會派了翼星來破壞盛宴,可誰知翼星竟然死了!

于是木槿猶豫了半晌,不知該不該祝願霍如雪拔得頭籌。

牧荊突然面朝前方,平淡地問:"木槿,你希望大齊國百姓,日子過得富足和樂嗎?"

木槿愣了下。

牧荊淺酌一口,低低地道:"戰争打了二十年,是因為兩國軍力不相上下。如果東海國願與大齊國通貿,你覺得戰争會不會結束呢?"

木槿低聲地說:"肯定會。"

木槿又喃喃地道:"我希望大齊國不再有戰亂,百姓富足,不再有人為奴,或是為了生計被破走上歪路。"

牧荊輕輕地歎氣:"我的希望,與你沒有太大區别。"

語畢,她沒再說話,迳自斟酒。

木槿有些摸不着頭緒,她沒見過牧荊灌下如此多的黃湯。

牧荊的神色不隻古怪了,還透着一股别樣的哀傷。

木槿感覺有什麼大事即将發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