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徐四是做慣了生意的,一樣物件價值幾何,他心中是再清楚不過。一盆不起眼的花草,小夥計張口就敢要十八文錢,這是拿他們當冤大頭坑呢。
不過那玩意兒既被阿念妹子看上,想來總是有些用處,便讨價還價道:“這玩意兒連片葉子都沒了,要我說,十文,十文錢,我們買了!”
“哎喲,我的客官哎,砍價也不是您這麼砍得呀!紅喜果本來二十文一盆,我也是瞧着您幾個面善,才給了十八文的優惠價,您……您咋還給我對半砍呢!”
小夥計的語氣,真誠至極。可他徐四是誰?是離陽城裡響當當的錦繡坊掌櫃,豈會吃小夥計這一套?
見徐四不坑聲,小夥計堆了笑又退了半步:“咱們相遇即是有緣,這樣吧,十五文,您連盆帶花端走。”
“十三文!你要覺得成,咱立馬付錢!”
小夥計算是領略到了,這人也是個摳門的。不過想想,這夥兒人都快成叫花子了,還能舍出十三文買他的破玩意,屬實難得,便決定答應徐四的還價。
豈料他剛要說話,邊上的小娘子突然開口:“八文!”
???
不是,哪有人這般還價的?你們的人說好了十三文的,你咋還往更低了砍?
夥計被氣的想要破口大罵,就聽那小娘子又重申了一遍:“八文,我隻要紅喜果,不要花盆!你直接将紅喜果拔出來給我便成,花盆我家中有。”
得,這還有個更摳的。不過……如果不要花盆的話,八文就八文,反正都是白撿的便宜。
收了錢,夥計将辣椒從花盆裡拔了出來,抖掉些許根部的土後,才将辣椒遞給虞薇念。
“小哥,那種子……”
“嗨,少不了你的!”夥計說着,轉身去裡間取來了一個小紙包。
小心翼翼的打開紙包,确定是辣椒種子後,虞薇念對着小夥計好一番謝。
這謝,可不是簡單的說上“謝謝”二字。
虞薇念先是将辣椒交給了謝惟安,然後才對着夥計拱着手,咧着個嘴:“小哥真是心善,今日這筆買賣,也算是你我結的善緣。我呢,就祝你們鋪子生意興隆,财源廣進,招财進寶是金玉滿堂。再祝小哥你是日進鬥金,步步高升,前程似錦是鵬程萬裡!”
虞薇念的小嘴一張一閉,好話跟倒豆子似的一個勁的往外蹦,聽的衆人是一愣一愣的。
特别是姓陳的解差,嘴張得老大,半天都合不上。心道老大認的這個妹子不得了,是個能說會道的。這要是個男兒身混迹于官場,就憑這拍馬屁的功夫,保準混的風生水起。
其他人也覺得虞小娘子不愧是讀過書的,這些個詞兒,他們可是連聽都不曾聽過。
不過倒是挺好聽,即便他們不曾讀過書,這些詞聽在耳裡,也知道其寓意是個好的。
一連串的好話聽得夥計紅了臉,也不再計較她砍價用得是屠龍刀,打趣道:“小娘子真是好利索的嘴皮子,砍價更是一把好手。我做夥計這麼些年,還是頭一回見着您這麼能砍價的!”
“您啊,是這個!”夥計豎着大拇指,敬佩無比。
得了辣椒,又去糧鋪買了黃豆,雜糧面,少許的精面和大米,最後還去藥鋪抓了些草藥。
該買的都已買好,虞薇念也不再耽擱,催促着衆人快些回營地。
一出城,虞薇念就将辣椒全部摘了下來,至于辣椒的植株杆子,被虞薇念随手丢進了路邊的莊稼地裡。
“阿念,這是……”
虞薇念将摘下來的辣椒裝進布袋子裡,笑的狡黠:“山人自有妙計,待到了幽州,你們就知道它的用處了。”
回了營地,用過飯後稍作休整,衆人又上了路。
他們得趁着晴天,多趕些路才是。
終于,在臘月到來之際,趕到了臨榆縣,又稱榆關。
因着往臨榆縣的東邊再走上二十來裡,便是聞名天下的第一關——山海關。
按照陸解差意思,在來年的三月之前,他們都将留在臨榆縣。直到風停雪止,冬去春來。
也是在這一刻,虞薇念無比慶幸,當初作出結交陸解差的決定。若不然,她貿然帶着大家夥兒出關,非得凍死在冰天雪地裡不可。
在此之前,他們一直風餐露宿,如今到了臨榆縣,陸解差竟跟驿站的驿丞求了情,将空着的羊圈借給了他們住。
羊圈比不上宅屋,但總歸是頭頂上有片瓦,身側有面牆,能遮些風擋些雨。
羊圈在驿站的斜後側,兩大一小。
虞薇念便提議,婦人與孩子們睡在小些的羊圈裡,還可以将被褥拼在一起,擠擠也暖和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