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寫而寫,我想我找到原因了。”趙惜恍然。
秦骁為她舉例道:“古有文弱書生棄筆從戎,建功立業。革命時期,亦有不少先輩,以筆為刀,掀起輿論之戰,希望整個民族覺醒。遠的不提,就說前不久你曾見過的平慶芳同志,她是名記者,利用文章輿論做成過不少事。”
趙惜想到自己上報紙這事,不禁問道:“照這麼說,平同志在報紙上誇我,還倡導當代青年要勇于和邪惡鬥争,是另有目的?”
“不完全是。她感謝你是真,向某些人施壓也是真,平慶芳同志想告訴這次事件背後的人,他們全家不會屈服。”
“原來如此。”
趙惜想起自己半路夭折的願望,拔刀相助做遊俠不成,那筆刀前行做個記者總可以吧?
如果說先前她寫報道文章,是漫無目的的話,那現在想明白後,目的更加明确,便是寫報道文章去披露某些事實,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而秦骁還有沒說的一點是,曝光人販子事件真相,趙惜的功勞沒人可以磨滅。
本來衆人默認,發現特務有她的功勞,相比起來,抓捕人販子的功勞就小很多。謝建平身為副職,跟正職之間有些工作上的摩擦,意見無法達成統一,以緻趙惜的小功勞險些被賴掉。
平慶芳的文章發表後,謝建平曾找他吐槽過,說公安局局長看到報紙,怕被有心人借機針對,立馬就改變主意,同意給趙惜申請見義勇為的獎金。
如今獎金還沒發下來,變數頗多,秦骁便沒跟趙惜說此事。
把秦骁送到校門口,趙惜說了聲“謝謝”,感激他解開了自己的困惑。倆人約定下周末再見,屆時他來接她,好好逛一逛偌大的京市。
翌日是元旦,學校通知放假休息一天。
早晨例行練武時,何開顔向趙惜提出,趁着大家都有空,去她家吃個拜師宴。
她那邊認識人不多,除請了謝建平外,又請了張老師和吳書學。秦骁有任務,不能來,趙惜這邊再沒什麼人可請,想來想去,叫上了兩個舍友——蔣曉藝和袁靜雲。
不過到了何開顔家,趙惜發現顧從钰也在,想到他的司馬昭之心,不由得抽了個空,詢問徒弟,“我記得你沒請顧從钰,他怎麼也在?”
何開顔:“我邀請張老師母子的時候,剛好碰上,他自己要來,我一想人多熱鬧,便同意了。”
趙惜:“……”
這傻徒弟,姓顧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開顔也。